軍,甚至縱容手下士卒劫掠百姓。有好幾道奏摺都是彈劾他的。”
李邦華揚起頭,“陛下,是否下一道詔書約束一下高傑的所作所為?”
呵!
如果讓李邦華知道是自己默許讓高傑縱意搶劫,吞併其他軍隊的,不知到時候他會如何作想。
朱由哲打哈哈道:“此等小事,就不要管他了。”
李邦華愣道:“陛下,這可不是什麼小事啊!若不加之制止,恐怕百姓……”
朱由哲擺手制止他繼續往下說,“李愛卿,還是說說其他人吧!”
李邦華臉色難看,停頓了片刻,選擇不再堅持。
“陛下,淮揚巡撫,漕運總督路振飛上疏。請陛下稍作等待,準其招募兵勇,備好糧草、兵械。十日後,他將親率一萬人馬入京勤王。”
路振飛啊!
如果明末有一人能改變形勢的話,路振飛算是其中的一個。
明末,路振飛擔任淮揚巡撫,漕運總督。看形勢不利,積極募兵,在淮揚招募勁卒數萬。
那時的路振飛有兵有糧。
但崇禎皇帝的勤王詔書下的太晚,他根本沒機會趕到。
後來,北面的各路藩王南下,都是他接待的。劉澤清、高傑逃到南邊,也是他提供糧草的。
如果當時路振飛趁機吞併高傑、劉澤清的兵馬,緊守江淮。不說擋住清軍,至少能為南京的佈防爭取時間。
但路振飛沒那麼做,只將他們禮送出境。
後來馬士英更是憑藉一封詔書,就讓自己的親信田仰取代了他。而田仰只會排除異己、縱兵劫掠,江淮防線由此徹底崩壞。
無兵無糧的路振飛一路堅持抗清,最終死於途中。
在朱由哲心中,路振飛是有能力的,也是有眼光的,更是忠心的。
但這人書生氣太重,但凡他存有一點私心,也不會在亂世主動放棄兵權。
想到這裡,朱由哲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准許其派其他將領率兵北上,但路振飛仍舊留守淮安,繼續督運漕糧,招募士卒。漕運、江淮之重,絲毫不亞於京師。”
李邦華點頭。
要想守住京師,必須有南地源源不斷的糧餉和兵員,而漕運的暢通就是這些的保證。
不讓路振飛來京,是正確的。
“陛下,寧南伯左良玉上疏,湖廣有張賊作亂,他不能親自赴京勤王。願令其部將馬進忠率五千人馬北上。”
:()進擊的崇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