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的官員守城。反對派沒有了力量,李邦華他們就成了主心骨,可以放心做事,很大可能就能守得住。
而朝內得這些勳貴,也是同樣的道理。
他們身份高貴,能力低下,基本和廢物無疑,但大明卻要每年耗費巨資來養著這些廢物。
朱由哲把他們帶出京。
一個原因是為了防止他們在自己不在時妨礙守城。另一個原因是帶上他們,更像是在逃跑,也更能讓清軍上當。
除了這兩個原因外,還有朱由哲一個隱秘的小心思。他想借滿清的手,幫自己清除這些勳貴。
對朱由哲來說,他們是累贅,死的越多,他就越高興。
騰出位置給新的勳貴,便於以後加賞有功之臣。同時,減少自己將來改制勳貴制度所面臨的阻力。
朱由哲對這些勳貴沒有一絲感情,他認為,享受了幾百年的富貴,他們也該為大明做些什麼了。
至於死,那是他們的命,朱由哲沒有一絲心理負擔。
包括那些禁軍和京營紈絝也都是一樣。
朱由哲給過他們機會,即使他們不合格,仍舊給了他們再次考驗的資格。即使他們不合格,依舊派人訓練他們。
但他們從不珍惜。領著俸祿,卻各種偷奸耍滑,不參加訓練,懶惰成性,與其他京營士卒的差距越來越大。
他們所不知道的是,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切都是需要還的。
在上一世,他們或許不用,但這一世,朱由哲替上天向他們討要。
這便是朱由哲不選擇帶大量敢戰老卒同行,而獨獨帶上大量禁軍和京營紈絝的原因。
大明皇帝不好動手,那就讓清軍來教訓他們。
將他們帶出京,將他們帶進這個小城,再讓他們完全陷入絕境,讓他們不得不被迫抵抗。
死活,完全看他們自己的命。
這戰之後,若他們死傷殆盡,今後朝廷就不用再耗大量金財養活他們這些廢物。若他們不死,朱由哲相信他們也能完成從死到生的蛻變。
眼前的一切都在表明朱由哲的做法是正確的,看,他們敢反擊了,也敢持槍殺人了。
現在看來,似乎一切都在順著朱由哲的想法在走。
當人非草木,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朱由哲還是有一些不忍心的感覺。但他的眼神依舊堅定,和滿清入關,死傷數千萬的平民相比,他們一點都不無辜。
:()進擊的崇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