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的人是夏魁元,是最早跟隨王俊起事的一批人。
王俊眉頭緊蹙,知道這不僅是夏魁元一人的想法,在場的很多人恐怕都有這種想法。
臺下,姚啟聖也看著王俊,想看看他會如何回應。
過了一會,王俊看向夏魁元,“老夏,你多大了?”
夏魁元愣了一下,不知道王俊為何會如此之問,他想了想,搖頭道:“多大?是三十一還是三十二,早忘記了。”
王俊點了點頭,“這個年紀,如果是普通人,早就成家立業了,或許兒子都到了下田種地的年紀了。但老夏,你為何還沒有成家?”
夏魁元咧了咧嘴,“我,成婚?算了吧!有了家,就有了牽掛,活不久的。我現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逍遙自在的,成什麼家?”
王俊看了一眼他,向眾人大聲道:“你們都這樣想嗎?”
沒有人回答。
王俊看著他們搖了搖頭,“我不這麼想。我想成家立業,想子孫滿堂。想等自己年紀大了,躺在鋪著棉被的床上,安安樂樂的死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時時擔心官軍前來圍剿,不知自己什麼時候就會死。然後頭被砍下來,吊在城頭上,忍受普通百姓的謾罵和口水。”
“當賊,沒有那麼舒服。”王俊語氣沉重的說道。
“現在大明皇帝親自招安。這樣的機會,是上天的恩賜。錯過了,就永遠不會再有了。”
“我不想一輩子當賊,所以才接受招安。”
“況且,現在東虜已然入關。上次他們入關,就在山東燒殺搶掠,當時死了多少人。你們中,就有家人死在他們手中。這些,你們不會都忘了嗎?”
“這便是我願意接受朝廷招安的第二個原因。我堂堂華夏男兒,不能讓異族隨便欺辱。”
“有此機會,我願意為朝廷出力。不為皇帝,不為升官,只想讓他們異族看看我漢家男兒的骨氣。就算將來死了,也讓後人知道我九山王王俊這個人。”
姚啟聖鼓掌笑道:“好!王大哥,說的好。”
說著,姚啟聖跳上高臺,站到王俊身邊,“王大哥有如此之心,也無怪天子能如此看重你。”
黑明廉看著他,神色有些奇怪,不知道他要幹什麼。
王俊抱拳,“都是肺腑之言。請姚老弟告訴皇上,我們這次接受招安完全出自真心,絕不會再行悖逆之事。”
姚啟聖點了點頭,突然大聲道:“王俊,跪下接旨。”
王俊愣了一下,在相雷朝的提醒下連忙跪下,“末將接旨!”周圍人頓時也跪倒一片。
姚啟聖從懷中取出一道聖旨,朗聲道:“陛下有旨,任命王俊為大明參將,攜六千人馬入駐泗州,受總兵楊御藩直接統領。相雷朝為贊畫,晁玉光為遊擊將軍,李洪鬥、李敖鬥,夏魁元為守備。其他千總,把總,總旗,小旗,可由王俊自由任命。”
王俊頓時愣在當場,過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高聲道:“末將領旨,謝陛下賜官。”
姚啟聖把聖旨交給王俊,接著道:“王參將,至於山寨裡的這些人眾,暫時也不必遣散了。”
王俊有點疑惑的站起來,“姚老弟,這是何意啊!”
姚啟聖面向眾人,“陛下說,王俊如真有招安之心,便把這道聖旨當眾宣發。否則,等你們下山之後,會將你們全部打散重編。而小弟便是判別之人。目前小弟確定,王參將確有報效朝廷之心。而朝廷自會厚待你們。”
王俊、相雷朝、晁玉光臉上帶著激動之色,“陛下厚恩,我等必然銘記於心。“
姚啟聖繼續道:“當初,陛下讓王參將遣散你們,不過是因為你們人數眾多,留著恐你們再次為賊,成為朝廷之患。但王參將剛才表態,讓小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