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急忙走進屋子,提筆寫了一封信。
片刻後,駱養性走出來,將信交給一名錦衣衛,“騎快馬立即趕回京師,把這封信交給陛下。”
錦衣衛拱了拱手,向外快步走去。
看著他的背影,駱養性神色嚴肅。
想起剛離京時,崇禎皇帝低聲對他說‘十日之內會親赴太原’。但現在都一個多月了,他還沒到,但姜鑲卻已經生了反叛之心。
衛景瑗病重,難以主事,城內軍權基本上都被姜鑲所掌控。
代王之子永慶王也不是省油的燈,當眾射殺衛景瑗僕從,天天領著王府侍衛在城內耀武揚威。
不僅導致代王和衛景瑗矛盾重重,還招致了極大的民憤。
駱養性有意從中周旋代王和衛景瑗的矛盾,但因為之前抄八大皇商的家,得罪了代王。
而衛景瑗則因為對駱養性在抄家過程中的各種貪墨之舉深惡痛絕,對他同樣極其不滿。
調和最終以失敗告終。
崇禎皇帝來信,要求從抄家的銀子取十萬兩犒賞太原士卒,這本是朝廷收攏人心之舉。
銀子是發出去了,但姜鑲不知透過什麼手段,反而把分發這些銀子歸功於自己的勸說,以此取得了城中將士對他的信任。
崇禎皇帝下旨,任命姜鑲為右都督,想調他回京師,但姜鑲以自己摔斷了腿直接拒絕了。
駱養性那時便覺得姜鑲有異心,注意上了他。
但結果是,竟然發現姜鑲不僅不斷收攏人心,甚至暗中派人南去和闖賊聯絡。
這下,駱養性徹底急了。連忙上書崇禎皇帝,請求派兵前來,或者直接將自己調回去。
要知道,他這次出京,只帶了百餘名錦衣衛。加上在大同的,也不到二百人。若是出事,他們所有人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崇禎皇帝的旨意來了,說援兵很快就來,讓他穩住姜鑲。言說,在太原失陷之前,姜鑲不會公然反叛。
但援兵什麼時候來?
崇禎皇帝沒有提。
這幾日,姜鑲明顯加快了腳步,甚至連駱養性的住所外面都不時出現行跡可疑之人,對自己的態度也越來越冷淡。
而由令人心憂的是,現在大同的大街小巷有一個流言,說駱養性的住宅裡有抄家所得的百萬兩白銀。
當然,這算不得流言,因為確實有。
但問題是,怎麼傳出去的?
而傳出去的人又想幹什麼?
這都讓駱養性感到驚恐和後悔,為什麼沒有將這些東西早日運回京師?
銀子,誰都:()進擊的崇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