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賊不走空,可陳大覺得自家娘更厲害,每次進山都能帶回好多的收穫。”陳大一邊幫娘卸下揹簍,一邊在心裡感慨。
要是顧汐能聽到陳大的心聲,肯定一巴掌扇過去,把老孃跟賊做比較。
看著時間有點晚,今天就不做狍子肉吃。但是今晚要把皮剝了,要不然等時間長,就硬了不好收拾。
“小花把今天豬肉攤老闆送的2根棒骨頭,洗乾淨,再放一些蘑菇一起熬湯喝,等出鍋放點鹽就會很鮮美。”
“好的,娘”小姑娘利利索索的做著晚餐。
顧汐動作行雲流水般,把狍子皮劃開收拾乾淨,分解成大塊放到水桶裡。
把倆個前腿割下,“陳二給你大伯家,陳三去給你三嬸家,各送一條狍子腿。”
再割一條後腿交給陳大,“給你爺奶送去一份。
順便跟你爺爺和大伯他們說一聲,明天早上帶著揹簍過來,幫我們去山腳下搬些東西回來。今天娘又挖到不少的土豆,放在山上還沒有揹回來。”
幾個孩子點頭說:“會跟爺爺大伯說的。”
看到這麼多的肉,孩子們是真的相信娘說過的話。會讓他們天天吃飽飯,想吃肉就可以吃肉。
陳大牛家是沒有晚餐的,眾人都在院子裡休息乘涼,看到陳二手上提著好大一條腿。眾人口水都快流出來,感覺肚子好像更餓了呢?
陳大郎連忙站起來問:“有田,你進山打獵了。”
“哥,不是我打的,是我娘進山抓的傻狍子。我娘讓我送來給你們嚐嚐鮮。” 陳二自豪的跟堂哥說話。
在他心中,娘是他認識的人中,最厲害最聰明的人了。會認識藥材,會打獵,會認識山裡好多好多的東西。他當然不會跟別人說,孃的聰明來自奇遇,親堂哥也不會說的。
把肉交給大堂哥,跟大伯說:“”娘想讓大家明早幫忙,去運回挖到的土豆。”
聽到大伯答應後,就往家跑,因為今天晚上,有鮮美的棒骨湯。
全家喝著蘑菇鮮骨湯,配上大米飯,別說有多安逸。
飯後圍著火堆藉著光亮,讓有財把今天的書籍筆墨拿過來,顧汐指著三字經,一字一句的教怎麼讀,一筆一劃教怎麼書寫。
剛剛開始我們可以用手指在空中比劃,或者用樹枝在地上寫,等熟悉筆順後,我們再用毛筆在紙上練習。
花,你去端點水過來,顧汐教小朋友們,怎麼給硯臺開硯?何如研墨?滴上多少水?慢慢打圈研磨,再用筆沾上墨,試試書寫的顏色等等。
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不點,都聽的可認真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如果想改變門楣,走上科舉仕途之路,那真的是祖上積德,祖墳都濃煙滾滾。因為太難了。
但這又是唯一的道路,所以很多家庭供不起孩子求學之路,都是整個家族合力,去供養一個學子的事情也有的。
文人社會地位高,到哪都更受人尊敬,普通的秀才都可以見官不跪,名下的田地還能免稅80畝。
底層的農民子女求學之路難,但是商人有錢呀!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一位,他們比農民更想,讓自家孩子走上仕途,所以還是有不少商人,子孫去學堂學習的。
孩子們學了一個時辰,顧汐白天沒有睡覺,都有些困了,可是崽崽們好有學習熱情呀!一個個跟乾渴的沙漠,遇到水一樣吸收知識。2歲的小樹都在認真聽講。
“今天就先學習到這吧!早點休息,明晚我們再繼續。”
明天還要種菜種土豆,事情多著呢?雖然好想躺平,但距離理想的田園生活,還有些距離呀!
清晨天還矇矇亮,顧汐還沒有起床,院子裡面傳來烏泱烏泱的人聲,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