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她這思維也是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總結出來的。
可人家村裡的社員們大多都不這樣想啊,所以汪大嫂子對著劉大嫂道:
“劉大嫂啊,不是說你呀,你這生兒子這事兒還真得生一個,以後你養老了,未必你真指望著兩個女兒給你養老啊。
你要想啊,以後女兒成家了,那女婿可不是自己親生的。你說女婿不跟你養老,你能拿他怎麼辦?”
再說我們農村人養老都不是指望著兒子養老嗎?哪裡有女兒給父母養老的?你看看我們村裡那王大全家,你看他們家五個孩子。
給他們養老的不就是兩個兒子嗎?
王大全不是跟老大住嗎?王大全他老婆不是跟老二住嗎?不都是兩個兒子的事情嗎?哪裡能讓這養老的事情落到女兒頭上去的?
你看王大全那三個女兒嫁出去後都很少回孃家,雖然王大全說女兒經常來看他們,還給他們送啥東西了。
可是我們村裡人是很少看見的。
畢竟這農村人就講究個養兒防老嗎?
另外又有村民接著道:
“對呀,劉大嫂子,這事兒你還真得引起重視啊,畢竟你和劉老大兩個人以後也會老的,這老了以後真指望不上女兒的。
也有人反對道:
“為什麼指望不上女兒啊?我們家也是幾個女兒,我覺得女兒挺好的呀。沒有兒子又有什麼關係呢?”
,!
那女人一開口就被另外一個村民給堵回去了:
“你這還年輕,你也就兩個女兒,你再生一個兒子不就得了。再說你家那口子會讓你就這樣罷休嗎?你不給他生出個兒子出來,你看他不打死你,你現在這樣他都經常打你,還說不生女兒。”
那婦女聞言立馬噤噤了聲,再不敢出聲了,大概是被人戳中了痛點了吧。
劉家嫂子沉默了好久才開口道:
“其實吧,我個人也是想生個兒子的,不過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家裡條件受限制,如果家裡條件好,我也不會在乎了。
再說我現在要生也不是生不出來,我只是想家裡條件好一點兒吧,再生。”
“但是你看劉老大那樣子他有多懶惰,如果說他勤快一點,家裡條件好一點,那我能不生嗎?
家裡條件好一點,也不用擔心這以後家裡條件不好,女兒嫁出去不好,兒子找媳婦困難的問題了,現在不都是這家裡條件不好,找媳婦也難。”
“找媳婦難就算了,你們說,這自己的女兒嫁出去還嫁不到好人家。都是自己的孩子,哪能不心痛的,你們說是吧?看我自己這個樣子。我就想到自己女兒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心裡苦啊。”
劉大嫂子這麼一說,剛才那些說要她勸老大嫂子生兒子的人也噤了聲。
此時,每個人都各懷心思。
有兒子的人倒是覺得沒什麼,沒有兒子的人心思也開始七上八下了。
:()壽終正寢後,女知青重回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