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聽得一頭霧水,臉上皆是驚愕:“顧姐姐的意思,這些人要......”謀反?
她有些難以置信,肅王怎麼會謀反,他可是陛下最器重的兄弟,他身份尊貴,卻願意捨棄京中繁華,常年駐守南疆偏遠之地,守衛大齊邊疆重地,守護一方百姓安寧。
他在她心裡一直是英雄般的存在,是同父兄一樣令人尊敬仰慕的人。
雖然當初他插手自己與太子哥哥的婚事,他們之間鬧了些不愉快,但她並沒有真的將此事放在心上,過去後,就拋到腦後了。他為何會造反?她有些不解。
“傻丫頭,這些人本該在南疆戍邊,現在卻隱藏行跡,匿於此處,必是有所圖謀,總之,是衝著陛下和太子去的。”嵐華郡主簡單為她解惑。
五名黑衣人也十分贊同她的觀點。
明安也終於明白了,看向嵐華郡主:“顧姐姐,此事事關重大,我們該怎麼辦?”
嵐華郡主想了想道:“只能搬救兵增援了,此處離蘇侯爺所在的軍營大概要一個時辰,咱們前去告知,一來一回就是兩個時辰,希望能來得及。
不過,沒有兵部文書,私自調兵乃重罪,視同謀逆,就算蘇侯是為了救駕而帶兵前來,之後也少不得會被參奏彈劾,你可得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鎮北侯府這些年風頭無兩,榮寵接踵而至,一定早有人暗中嫉恨,若蘇侯爺這次被抓住把柄,那些心思陰毒之人定會大做文章,不會錯過這個將蘇侯爺踩下去的機會。
即便有陛下和太子相保,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若時間充裕,他們完全可以先去向皇帝和太子稟報情況,請他們下令調兵,但不知道這些人何時會發動進攻,萬一耽擱了,就追悔莫及了。並且皇帝和太子現在所在的別莊一定已經被監視起來了,他們進去了,能不能出來都難說,所以不能冒險。
“若持太子玉令調兵呢?”明安飛快的從荷包裡掏出那塊令牌問。
嵐華郡主這才想起來她手裡有太子的令牌,摸摸她的頭,笑道:“我竟忘記了你有這塊令牌在手,多虧你家太子信任你,將這麼重要的東西給了你,這次可保萬無一失了。
持太子玉令,可臨時調兵,咱們快走吧!”
明安道:“顧姐姐,咱們這麼多人一起去,也沒什麼必要,要不你帶人去吧,我留在這裡,必要的時候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說著,將手裡的太子玉令塞進了她手中。
嵐華郡主忍不住打趣道:“就這麼擔心你家太子,也好,那你留在這裡吧,我這就去調兵,一定抓緊時間,爭取早些趕來!”
“嗯。”明安面對她的打趣既不羞也不惱。
她的確不放心這裡,她對自己的武功有信心,若肅王真的領兵謀反,她相信自己能憑一己之力護顧璟熠周全,起碼在援兵趕到前,她一定能堅持住。
於是二人分頭行動,嵐華郡主帶著護衛們去軍營調兵。
早在來的路上,五名黑衣人便跟明安保證太子早已做好了萬全準備,絕對萬無一失,請她別擔憂,明安稍稍放了心。又因為此處有伏兵,她便沒繼續往別莊去了,怕被發現會打草驚蛇,她想隱在暗處,到時尋機會出其不意。
於是帶著五名黑衣人返回那片山林,時刻關注裡面士兵的動向。
在此期間,她將自己隨身帶的包袱開啟,將裡面的各種吃食拿出來,幸好聞香給她準備的多,她自己吃了個七八分飽,還能分一些給五名黑衣人。
五人也都隨身帶著乾糧,都是習武之人,飯量大,明安分給他們的肯定不夠吃,但未來主母分享食物給他們,他們很是受寵若驚。
別莊裡,皇帝命司海持詔令回京,將吳王及闔府一干人等羈押入天牢。
司海領命告退,點了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