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抬步就要朝皇帝而去。
崔大爺一怔,似是想起什麼,趕緊又攔道:“王爺誤會了!當年先帝之所以將皇位傳給陛下,皆是因為您啊!”
“你說什麼?”肅王停了下來,緊緊盯著他。
皇帝、太子、明安等人也都看向他。
崔大爺沒在意到別人的目光,自顧自邊回憶邊道:“那時臣還在禁衛軍當差,常常護衛先帝左右......”
當年,一場大火奪去了一國皇后、太子、太子妃的生命,皇宮裡到處籠罩著一片窒息的悲傷。
只不過,真正悲傷的並沒有幾個人,大多數人都是裝樣子,尤其是太子的幾位兄弟。
太子死了,他們就有機會了,之前跟太子鬥得如火如荼,都沒能把太子從儲君之位拉下來,想不到有朝一日,一場莫名的大火竟直接把太子燒沒了,他們真是太高興,太意外了。
但他們知道,這麼重要的時刻,不能表現出一絲喜悅之情,否則定會被父皇不喜甚至厭棄。
因此靈堂裡,他們一個比一個哭得難過,一個比一個悲容滿面,尤其是每次皇帝到場時,他們更是哭嚎聲不止。
皇帝將他們的小心思都看在了眼裡,但並不理會。
有次皇帝去靈堂,看著文武百官、皇室宗親跪滿地,獨獨有兩個位置空缺。
管事內侍趕忙稟道:“剛剛十一皇子暈倒,三王爺抱他去偏殿休息了。”
皇帝這才想起他與皇后的小兒子,趕忙朝偏殿走去。
透過窗戶縫隙看向裡面,自己的三兒子正在耐心照顧小兒子。
小兒子已經醒了,三兒子在給他喂藥,小兒子怕苦不張口,三兒子耐心的又哄又勸,終於將一碗藥喂下。
之後三兒子又給小兒子揉肚子,講故事,哄他睡覺,溫柔又細緻。
“先帝道,陛下寬和仁厚,是位好兄長。其他幾位王爺當初都或多或少與先太子有過節,若皇位落到他們手上,難保他們不會將怒火轉到王爺身上。
但當時王爺尚且年幼,無任何反抗之力。而陛下一直對先太子和聖德太后感恩懷德,先帝相信陛下一定會善待王爺,故此,先帝才生了將皇位傳於陛下的心思。”
崔大爺將當年之事娓娓道來,他當年跟在先帝身側,先帝曾就此事與他議過,是以說得十分肯定。
不過當年先帝的原話是:“朕這位三子雖平庸懦弱了些,但不乏寬和仁厚,倒是位好兄長。”
他繼續道:“其實,當年那場大火後,陛下首先懷疑的就是諸位王爺,派人將幾位王爺的行事都查了個徹底,最後查明此事的確與幾位王爺無關,所以此事不會是陛下所為。”
肅王聽完直接僵在了原地,半晌才似是不敢置信般看向崔大爺:“你所言當真?沒有騙本王?”
崔大爺鄭重而嚴肅的道:“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否則,便叫臣此生不得安穩!”
聽完他的話,幼年時的一幕幕不斷出現在肅王的腦中,那個如兄如父關心他的身影如潮水般湧來,記憶猶新。
他一個踉蹌,真相竟是如此!
那他這麼多年的仇恨和怨念豈不是一場笑話?
那他這一場處心積慮的籌劃算什麼?
謀反作亂!他是罪人!是亂臣賊子!
他雙目通紅,盈滿了淚水,“噗通”一聲朝皇帝的方向跪下:“我誤會了皇兄,差點鑄成大錯,自知無顏再面對皇兄,這便以死謝罪!”
說著,手裡的利刃毫不猶豫朝脖頸處而去。
一柄長劍及時攔住了他的動作,將他手中的劍挑落,掉在了地上,他的藥效未退,是以手上的力氣並不大。
顧璟熠淡淡道:“真相未明,皇叔甘願就此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