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比試

如果說“名師出高徒”有反例的話,那麼李嘗淺就是最好的證明。

跟隨掌門習劍已經第五年,李嘗淺的身高長高了不少,相貌也愈發英俊,但劍法雖有進步卻稱不上頂尖,沒人再因少年師傅的身份而感到驚訝和羨慕。

“掌門根本不會使劍”,風言風語在少年拜掌門為師的第一年就已經佈滿山莊。

李嘗淺毫不在意,甚至有些可憐謠言散播者的愚蠢和無知。

因為少年有幸見過掌門出劍,雖然只有一次,但他很確信那是他見過的最完美的一劍,凌厲且精準,印象深刻,足以到年老時再從回憶中摸索,也能夠記得每一個畫面。

那一劍是掌門對屬於自己“撫雲劍法”的演示,目標是少年的脖頸,快速的遞出一劍又收回,隨即恢復原來的姿勢。

殺氣如潮水一樣撲面而來,少年只覺得每一根汗毛都豎了起來,幾秒鐘後汗水才像瀑布一樣湧出。

李嘗淺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確認毫髮無傷之後鬆了口氣,從此再也沒有質疑過掌門的劍法,一心一意跟著掌門習劍了。

師傅劍術高超但卻很少展示,徒弟不想隱藏自己的疑惑,經常向師父發問究其原因。

“鋒利的寶劍若在眼前,人人都想把它握在手中然後做些什麼,如果寶劍上鑲了美玉和寶石,那麼人人都會讚歎它的美麗,然後轉頭遺忘。”師傅的解釋不如不說。

李嘗淺雖然似懂非懂,但是也大概明白了師傅不喜歡被人握在手中。

那一劍是屬於師徒二人的秘密。

內功修煉的進展同樣緩慢,從小就修煉的歸藏心法現在才剛剛達到第四層,而用同樣時間來修行心法的道士最少也達到了第四層和第五層的分水嶺。

李嘗淺在師傅的幫助下已經覺得自己進步神速了,不然因為缺乏道家知識,歸藏心法可能連第二層都突破不了。

道門書籍在李嘗淺看來簡直是浪費紙張,印些什麼不好,偏要印這些晦澀難懂的“道法”,真是想不明白。

雖說如此,李嘗淺還是做出了一部分的妥協,他已經讀完了所有基礎的道書,但是再進一步面對更為複雜深奧的道家知識時,少年還是放棄了。

“天生無道。”

師傅說話總是一針見血又故弄玄虛,李嘗淺也搞不懂師傅是譏諷自己還是別有深意。

“無道”的李嘗淺還好遇到了“有道”的師傅。

掌門用自己多年的修道經驗,幫助李嘗淺總結了一篇精簡的“道法”,取名《靜心咒》。每日清晨師傅會將徒弟喚入醒身閣內,面對面傳授道法內容。

起初李嘗淺覺得《靜心咒》又是一些無用且晦澀的道法經文,但是師傅親自口述傳道,做徒弟的多少也要給些面子。

難以置信的是,每當李嘗淺默唸經文並運轉歸藏心法時,丹田內的內力就會猶如充沛的泉水,湧入各個穴道。

就是靠著掌門傳授的經文,少年才勉強達到歸藏心法的第四層。

師傅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教給了徒弟所有的劍式,一共只有九劍。單從招式看,劍法實在是簡單,總結來說就是把胳膊伸長,然後刺向目標,像是憤怒的公雞拿嘴巴啄人。

不同於其他同門的瀟灑飄逸,掌門傳授的“撫雲劍法”動作單一,雖說有九劍,但都是差不多的出劍方式,沒有“劈,砍,削”的招式,“刺”是唯一的技法。

一早的誦經結束,師徒二人面對面坐在屏風後的兩朵蒲團上。

李嘗淺瞪大眼睛看著師傅,希望能在下午和鍾子良的劍法比試中得到一些提示。

“出劍,收劍。”對面的老人還在閉目養神,微微思考了一下說出自己心目中的答案。

“謝師傅。”少年暗暗翻了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