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那裡又有一萬兵馬,又何必再加強防範呢?”寧隨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小心為上的好。”孫皓依舊不以為意地說:“行了,朕會多加註意的。”寧隨見孫皓不聽勸告,於是嘆息一聲,便退了下去。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又是三年過去了。這三年中,吳國在孫皓的統治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先是接連大赦天下,使得各地治安混亂;再是濫殺大臣,將頭顱向各諸郡宣示;然後是京下督孫楷叛降西晉;最後是郭馬叛亂。這些都威脅著吳國的統治。寧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多次勸諫孫皓都無果。寧隨本想跑路離開,又想到趙統在南中一事,只能寄希望於吳國不會那麼快被滅亡。
不久後,晉國開始正式伐吳。司馬炎派遣鎮軍將軍司馬伷、安東將軍王渾、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等分六路大舉伐吳。其中,鎮東大將軍司馬伷攻打塗中,安東將軍王渾、揚州刺史周浚攻打牛渚,建威將軍王戎攻打武昌,平南將軍胡奮攻打夏口,鎮南將軍杜預攻打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則浮江東下。吳國各地告急,飛報朝廷。
孫皓得知後,大吃一驚,急忙召丞相張悌、司徒何植、司空膝循以及寧隨計議退兵之策。張悌回答說:“陛下莫慌,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晉軍既然分兵進攻,那我們也分兵抵擋就是了。”孫皓又問:“如何分兵抵擋?”張悌回答說:“可令車騎將軍伍延為都督,進兵江陵,迎敵杜預;驃騎將軍孫歆進兵拒夏口等處軍馬。臣敢為軍師,領左將軍沈瑩、右將軍諸葛靚,引兵十萬,出兵牛渚,接應諸路軍馬。”孫皓又問:“還剩王濬一軍,該如何阻擋?”張悌獻計說:“江南多鐵,可打連環索百餘條,長數百丈,每環重二三十斤,於沿江緊要去處橫截之。再造鐵錐數萬,長丈餘,置於水中。如果晉船乘風而來,必然逢錐則破,又怎麼能渡江呢?”張悌剛說完,寧隨立即反對說:“丞相前面的話沒有問題,唯獨用橫江鐵鏈對付王濬這一條卻有些不妥。”張悌問:“有何不妥?”寧隨回答說:“只是放置鐵鏈而不派遣兵馬防守,倘若鐵鏈之法被破的話該當如何?”張悌自信地說:“王濬是北方人,不會識得鐵鏈破解之法的。”寧隨問:“你為何就這麼肯定呢?要知道,那王濬也是在巴蜀之地訓練了好幾年水軍,未必不知道這個事情。”張悌無話反駁,於是大聲怒斥寧隨說:“我們在此談論國家大事,你一個小小衛尉,在這插什麼嘴!”寧隨說:“你呵斥我也沒有用,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張悌說:“我說不會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嗎?”寧隨見狀不予理會,轉而對孫皓問:“陛下以為如何,是否要派兵去加強守備?”孫皓也不相信地說:“岑愛卿,你似乎有些杞人憂天了吧,朕倒覺得丞相的話不錯,那王濬是個北方人,如何能識得破解鐵鏈之法?派兵前去多此一舉,沒有必要。”寧隨不禁心想:“好嘛,一個兩個都不相信我的話,那就等著吧。”於是不再說話,直接告退離開。
就這樣,晉吳最後一戰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