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吸力牽引下,“念砂核”倏地一下,經由漩渦處,眨眼間就歸位到念砂符陣的中心位置。
“念砂核”進入念砂符陣的中心位置的一瞬間,“念砂核”與符陣的方方面面立即緊密相連。
原本,“念砂核”一離開印堂穴後,陳德從“念砂核”之上,感受到一種全身上下、無時不刻不被針扎的痛楚感,那是靜室裡的天地元氣對“念砂核”的銷蝕。
現在這種讓人煩躁不安的痛楚感,倏然消失了。
從“念砂核”那裡傳來的感覺立馬一變,這是一種舒服的感覺,彷彿酷寒冬日裡臥於溫暖、綿軟的被窩裡。
至此,陳德的千念永珍術的第一粒念砂大功告成。
陳德禁不住長吁一口氣。
定了定神之後,陳德才想起,要試一試運轉千念永珍術的感應心法時,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會有怎樣的感受。
幾百字的感應心法從陳德心頭流過。
對千念永珍術的這部分心法,陳德因第一次運轉,靈氣的流轉、搬運與神魂念力的配合相當的滯澀。
靈氣按特定的經絡運轉,串聯起指定的經脈、穴位,於此同時,神魂念力在腦宮裡,對應不同的靈氣運轉時的經脈、竅穴,要觀想對應的星空法相。
而且,觀想對應的星空法相時,口鼻與胸腹部配合,發出咒音。這咒音,其頻率低於人耳能聽到的頻率,故而這配合星空法相的咒音,在人類耳中聽來,是無聲的,而有一些感應靈敏的妖獸,卻是可以聽得到。
對於感應心法的練習,陳德下了一番功夫,然後就知道這心法的掌握,其實又是這千念永珍術的一個關卡。
陳德也可以想象得到,那位魯師兄在研究這千念永珍術時,他曾經是怎樣一副抓耳撓腮的模樣。
因為咒音無聲,只可以依靠念力捕捉其對空氣的振動效果,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也就不知正確與否,離準確的振動方式又有多遠。
而且靈氣的流轉、神魂念力對星空法相的觀想、咒音,這三者之間是要有協調的配合,這才能達成心法的準確運轉。
難度可想而知!
而這星空法相,就是三垣四象的法相。
三垣的法相就是紫微垣星官、太微垣星官、天市垣星官。
而四象法相即東方青龍之象、南方朱雀之象、西方白虎之象、北方玄武之象。
修道之人對於三垣四象的法相,可謂是再熟悉不過。
而且,在修真界,有一種說法,但凡涉及星象的功法都是相當艱深玄奧,要麼威力、效用奇絕,要麼只是氣象宏大、璀璨,能最好地宣示仙家氣象而已,而實用效果一般。
對千念永珍術的感應心法的領悟、掌握過程,又是對陳德的一次折磨和考驗。
幾百次運起心法後,陳德只是感到自己的神魂念力與念砂的氣機感應是有增加的,但是沒有其他的動靜。
但是陳德想到裂魂之痛、對符陣領悟之艱難,這一回對千念永珍術的感應心法的領悟、掌握過程的折磨和考驗,只是翻越幾座大山後,最後面臨的一座稍微有些攀爬難度的小山嶺罷了。
故而,經歷八*九百次無效的心法運轉後,陳德仍然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氣餒。
他仍然幹勁十足地、不停地摸索這非常複雜的,領悟起來頗讓人惱火的感應心法。
在這個磨人的過程中,陳德對靈氣流轉的經脈越發熟悉起來,而同時,轉換對應的要觀想的星空法相,在靈氣的流轉過程裡,兩者的配合越發純熟起來。
就是那咒音的發動與前兩者的配合仍是笨拙,而且,這咒音到底怎麼樣才是準確發出,陳德是一直心裡沒底。
因為,這八*九百次嘗試後,沒有一次成功,所以對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