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怒火,緩緩說道:“大人啊,咱們已經在這裡堅守了兩個多月啦!如今城內糧食耗盡,都已經到了人吃人這般慘絕人寰的地步了!”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絕望和無奈。
其實,劉嶽昭心裡早就打起了投降的主意。若不是因為身旁站著這位滿人將領岑梳英,掌控著重兵大權,他恐怕早就舉白旗投降了。
他深知自己若是先一步投降,以岑梳英那強硬的性子,說不定會毫不猶豫地將他就地正法。
與此同時,城外的李德邦對城內的情況瞭解得一清二楚。他清楚地知道城中僅有三萬正規兵馬,此外還有兩三萬普通農夫。
可千萬別小瞧了這些農夫,他們在守城方面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事實上,李德邦之前也曾嘗試過勸降。
只可惜,城中有岑梳英這麼個堅決主戰的傢伙存在。
但凡有人膽敢流露出一絲一毫想要投降的念頭,岑梳英便會毫不留情地殺雞儆猴,以此來震懾眾人。
這使得城內守軍儘管處境艱難,卻依然咬牙苦撐,不肯輕易屈服。
此時此刻,革命軍的軍帳之內氣氛凝重而壓抑。李德邦眉頭緊鎖,面色沉重地說道:“眼下實在是別無他法了,只能這樣僵持下去了。真不知曉那杜武秀率領的第八軍在廣西地區進展如何啊。”
坐在一旁的蔡昌齡接過話頭,語氣堅定地分析道:“廣西可是當年太平軍的起源之地,現如今當地的官軍已然被折騰得七零八落、不堪一擊了。依我看吶,杜軍長必然能夠摧枯拉朽般地一舉攻克廣西全境。一旦成功拿下廣西,想必那裡定然會有不少太平軍的殘餘勢力尚存。屆時只要能將他們動員起來,並組建起一支強大的水軍部隊,那麼我們便有望順勢席捲整個南方地區啦!”
然而,李德邦卻緩緩地搖了搖頭,並未言語。實際上,廣西的民眾對於昔日的太平軍並沒有太好的印象。
因此,即便如今換成了革命軍前來,恐怕也難以得到當地百姓的全力支援與擁護吧。想到此處,李德邦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憂慮。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