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的廝殺,最終將這支援軍分割成兩部分。
其中前隊被清軍徹底殲滅,而後隊則倉惶失措地朝著吳忠堡北側狼狽逃竄。
眼看著己方軍隊節節敗退,形勢愈發危急,馬朝清心急如焚。
他思來想去,決定使出最後一招——命青壯士卒掘開秦渠,企圖用水來阻擋劉松山的追兵,好為自己贏得向外求援以及重新組織防禦的寶貴時間。
劉松山何等睿智之人,自然不會讓敵人的計謀得逞。
他當即下令全體將士每人準備兩捆薪柴,並打算再次築起堤壩,以便順利渡過水渠繼續追擊敵人。
一時間,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緊張激烈的對峙局面……
由於之前已經屢次遭受教主的矇騙與欺詐,他心中的怒火早已熊熊燃燒,這一回無論如何都不會再輕易放過新明教這個罪大惡極的組織了。
尤其是那個名叫馬潮清的人,更是讓他恨之入骨,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其生擒活捉,並施以千刀萬剮的酷刑,方能消解心頭之恨。
而另一邊,銀積堡的教主馬潮清也深知自己所面臨的危機,於是接連使出狠招。
他先是下令讓人掘開了秦渠、板橋堰以及山水河,妄圖藉助洶湧澎湃的水流來阻擋住湘軍那如狼似虎般的猛烈攻勢,從而加厚自身的防禦力量。
果不其然,隨著河水的奔騰而下,湘軍劉松山部的營地瞬間就被淹沒在了一片汪洋大水之中。
面對如此困境,劉松山並未驚慌失措。就在當天晚上,他當機立斷地命令手下的湘軍將士們每人都要準備好足足兩捆薪柴,同時還對各個營帳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要求他們分別負責一段秦渠堤壩的修築工作。
第二天正午時分,陽光熾熱得彷彿能把大地烤焦。
就在這時,只見馬殿魁率領著整整五千名回軍浩浩蕩蕩地殺了出來。
他們的陣線綿延不絕,竟然長達十餘里之長!
見此情形,劉松山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指令:“立刻讓正在修築堤壩的各營迅速歸隊,全軍即刻出擊迎敵!”
得到命令後,劉錦棠親自率領著作為先鋒隊的騎兵部隊,
如同一股疾風驟雨一般向著明軍猛衝過去。
雙方甫一接觸,便展開了一場激烈異常的廝殺。
然而,明軍只是稍稍與之交鋒了一會兒,隨即便開始有序地撤退,最終撤回了吳忠城。
誰曾想到,就在這天夜晚,局勢再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原來,寧安堡的韓形龍、靈州十營的周斌、聯合起白二虎、於小虎、郭堂主等眾多勢力,糾集了三萬餘人的大軍風馳電掣般地趕到了銀積堡。
如此一來,劉松山所帶領的一萬多名湘軍一下子就被死死地夾在了銀積堡和吳忠城中間,陷入到了一種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極其危險且尷尬的處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