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以北的徐學功等一眾勢力聽聞華夏帝國已然兵臨烏魯木齊城下,他們紛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表示願意加入這場波瀾壯闊的戰鬥之中。
時間來到 6 月 11 日這天,劉錦棠率領大軍成功抵達吉木薩爾,並與率先出發的先鋒第十二師勝利會師。
兩位師長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個重大決策:一同向西挺進,目標直指距離阿古柏軍隊所掌控的前沿哨所——古牧地僅有區區一百里路程的阜康城。
然而,當他們真正踏入這片土地時,卻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到了。
只見這座曾經繁華熱鬧的城市,歷經十餘年的戰火摧殘,早已變得面目全非。
城內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街道兩旁的房屋破敗不堪,彷彿風一吹就會轟然倒塌;昔日熙熙攘攘的集市也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和荒涼;百姓們流離失所,四處逃亡,整個城市幾乎看不到一絲生機,可謂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
話說那阿古柏之子伯克胡裡,此人野心勃勃、詭計多端。
當他得知革命軍剛剛抵達之時,便心生一計,想要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伯克胡裡深知,要想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必須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資源。
而前不久才歸順過來的妥明軍及其麾下騎兵部隊,便是他手中一張重要的牌。
,!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伯克胡裡決定派遣脫明軍帶領騎兵前去偷襲革命軍的糧道。
他的計劃十分周密:妥明軍手下大將韓刑農需先率領騎兵向北穿越廣袤無垠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隨後再轉向南方,直撲左宗棠負責的北方運糧路線。
如此一來,便能成功地切斷肅州城與巴里坤之間的糧道,令革命軍陷入斷糧之境。
然而,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伯克胡裡自以為萬無一失的計劃,卻被革命軍第十二師的偵察兵識破並截獲了這份至關重要的情報。
十二師下轄的第四十七團團長額爾慶額在得知此事後,不禁大喜過望,認為這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絕佳戰機!既然敵軍膽敢前來騷擾糧道,何不趁此機會一舉攻下他們的老巢——瑪納斯呢?
說幹就幹!額爾慶額當機立斷,決定不再猶豫。
他連夜派人通知革命軍十二師騎兵團團長馮桂增以及新加入革命軍的旅長徐學功,邀請他們一同出兵,合力圍攻瑪納斯。
只可惜,由於路途遙遠等原因,徐學功接到訊息的時候已經稍晚了一些。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戰局的發展。夜半時分,月黑風高,正是突襲的好時機。
只見馮桂增率領著其所部的騎兵們悄悄來到城下,而後紛紛下馬,憑藉著矯健的身手開始攀爬城牆。
不多時,他們便成功地潛入城中,並迅速找到了城門所在之處。
緊接著,馮桂增一聲令下,手下士兵齊心協力將城門從內部開啟。
此時,一直在城外焦急等待的額爾慶額見狀,立刻指揮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
一時間,喊殺聲四起,火光沖天。
阿軍猝不及防之下,被殺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雙方隨即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一直持續到天亮時分。
最終,革命軍大獲全勝,擊斃阿軍數百人之多。
這就導致阿軍的計謀胎死腹中。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