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章 準備製造船廠

和知識,對於造船來說,雖然不是直接相關,但礦工們的堅韌不拔和辛勤勞動的精神,卻是任何工業生產中都不可或缺的。

馬岱,作為革命軍的領頭人,自然深知這一點。

他不僅雙手雙腳贊成在廣西發展海軍,而且對於利用當地礦產資源推動工業發展有著清晰的規劃。

儘管馬岱本人有些不拘小節,甚至有時顯得有些散漫,但他的手下卻是一群能力出眾的精英。

這些能人或許在歷史的長河中並不顯赫,但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卻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李德邦、杜武秀、傅善祥、納老三,以及太平軍和捻軍的眾多將領,他們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才能和貢獻。

李德邦,擅長戰略規劃,他的謀略為革命軍的每一次勝利都奠定了基礎。

杜武秀,勇猛善戰,他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傅善祥,精通後勤管理,他的工作確保了革命軍的物資供應始終充足。

納老三,雖然出身草莽,但他的領導力和人脈關係,為革命軍贏得了不少盟友。

太平軍,捻軍,關中起義軍的將領們,更是身經百戰,他們的戰鬥經驗和指揮能力,是革命軍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正是有了這些能人的存在,馬岱才能夠放心地推動他的工業發展計劃。

他相信,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他們一定能夠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海軍,為革命軍的事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話說在這個時代,若論海軍指揮能力,鮑超和楊嶽斌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此時的鮑超,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和官場的起伏之後,已悄然回到了他的家鄉夔州安坪藕塘,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

這個地方,如今正處於革命軍的管轄之下。

鮑超的歸來,並未引起太大的波瀾,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位曾經的海軍強將,在心灰意冷之後會選擇回到故鄉。

實際上,鮑超的內心充滿了不甘。他對清廷、李紅章、曾國全、劉銘傳這些曾經陷害他的人,充滿了憤怒和怨恨。

在貴陽一戰,眼看著淮軍全線撤退,他笑了,但那笑容中卻充滿了苦澀。

在家鄉的日子裡,鮑超時常獨自一人坐在藕塘邊,望著那清澈的水面,回想起自己曾經的輝煌和遭遇的挫折。

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一方面,他想要放下過去的恩怨,過上平靜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著能夠再次回到戰場,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而就在這時,革命軍的勢力正在不斷擴大,

他們急需像鮑超這樣的人才來加強海軍的力量。

如果鮑超能夠加入革命軍,那麼對於革命軍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