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天的奔波勞碌,馬岱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終於緩緩地踏入了長安的城門。
此刻正值雙休日,學校裡一片安靜,學生們都在享受著難得的假期時光。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如今的長安已非昔日可比。
原本只有一百多萬人口的關中地區,歷經三年多的蓬勃發展後,人口數量逐漸攀升至驚人的三百萬之眾!作為革命軍的核心治理之地——長安城,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和腳步。
走在長安城內繁華熱鬧的街道上,馬岱不禁被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所震撼。
除了本地居民外,還能看到來自各地的商人、西洋人、東洋人以及為數眾多的波斯人等異國面孔穿梭其中。
這些人中自然也隱藏著不少心懷叵測之人,他們或為列強效力刺探情報。
然而,儘管商業往來頻繁,但有一條底線卻是絕對不可逾越的:嚴禁任何形式的傳教活動,尤其是對於宗教政策,法律傳播。
對於行善類或者節日之類的傳播不禁止。
這一規定並非毫無緣由,要知道當年同治年間西北地區之所以發生大規模反叛事件,其根本原因大多與複雜的宗教問題密切相關。
若貿然全面禁止傳教,恐怕不等明日到來,革命軍內部便會因此產生嚴重分歧甚至分崩離析。
所以,對於傳教一事,目前只能採取相對謹慎且靈活的策略:允許中國人之間相互傳播信仰,但絕不允許外國人在此領域有所動作。
此時馬岱看著長安城內到處的吆喝聲,有濃濃的陝西口音,也有川蜀口音,甚至還有鄂豫皖地區的口音。
說道:‘‘萍兒,媚兒,善祥你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為夫陶錢’’
‘‘真的’’
‘‘夫君那麼摳的人,如今捨得掏錢了?’’
馬岱愕然,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摳嗎?’’
眾女紛紛點頭。
‘‘我的衣服還是三年前的呢?’’
‘‘你看我衣服上的補丁’’
‘‘還不如穿上軍裝呢!’’
眾女嘰嘰喳喳道。
就在此時,前方突然出現打罵聲。
那洋人滿臉通紅,用蹩腳的中文吼著:“你這果子都是壞的,騙我錢!”
攤主是個老實巴交的漢子,著急辯解:“俺給恁挑的都是好果兒,恁莫要誣陷人。”
周圍的百姓漸漸圍攏過來。
馬岱皺了皺眉,走上前去。
他雖征戰沙場多年,但這種涉外之事也得謹慎處理。
馬岱用流利的洋文問道:“這位先生,到底怎麼回事?”
洋人一見有人懂洋文,氣焰稍減,指著幾個蘋果上小小的黑點稱這是壞果。
馬岱拿過蘋果一看,不過是些皮外傷罷了。
他冷笑道:“在我們這裡,這算不上壞果,先生若是不滿意,可以退貨便是,何必大動肝火。”
洋人一聽,卻耍起無賴來,不肯罷休。
馬岱眼神一凜,厲聲道:“這裡是長安城,可不是你撒野的地方,按照我們的規矩辦事,否則休怪我不客氣。”
洋人感受到馬岱身上散發的威嚴氣息,自知討不到好處,嘟囔著接過攤主退的錢灰溜溜地走了。
馬岱笑了笑,帶著妻妾繼續逛街去了。
在革命軍的統治區域內,洋人的權利可沒有那麼大,洋人大部分是基督徒,當然還有大量的猶太徒,然而清朝年間西北將近一半是中東教派。
對於基督,猶太教徒天生不感冒,而廣西就不一樣了,基督徒多。
所以說馬岱回去第一時間先設定一個管理宗教的機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