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軍悍將胡如東身先士卒,率領著剽悍的騎兵隊伍如疾風驟雨般疾馳而來。
那奔騰的馬蹄聲響徹雲霄,氣勢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令人膽寒。
而另一方,劉錦堂亦是毫不示弱,他揮舞著馬鞭,駕馭著胯下駿馬,奮勇地迎著胡如東所部衝殺而去。
其身後緊跟著的便是他所統領的老湘營,這支軍隊以勇猛善戰著稱,此刻更是如猛虎下山般迅猛突進新明軍的中央陣地。
只見劉錦堂手持一根鋒利無比的長矛,緊緊地盯著前方不遠處的新明軍主帥胡如東,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決然與殺意。
他縱馬狂奔,口中高呼著殺敵口號,義無反顧地朝著胡如東衝殺過去。
然而,此時的胡如東並未察覺到劉錦堂已然衝破防線殺了進來。
不過,靈州十營的明教兵確實堪稱精銳之師,他們的反應速度極快。
就在湘軍剛剛衝入明教軍陣營之中時,新明軍便已迅速列陣完畢。
剎那間,槍聲四起,密集的子彈如同雨點般向著湘軍傾瀉而去。
只聽得一聲聲慘叫此起彼伏,湘營的將士們紛紛中彈倒下,轉眼間傷亡人數便已過半。
就連勇猛地衝殺在前的劉錦堂本人,也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了左臂,鮮血瞬間染紅了他的衣袖。
儘管身負重傷,但劉錦堂依然咬緊牙關,繼續指揮著部下作戰。無奈敵我雙方實力懸殊,沒過多久,整個湘營便被新明軍重重包圍起來,陷入了絕境。
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董福祥眼見劉錦堂所部即將全軍覆沒,心急如焚。
他當機立斷,親自率領著兩千名甘軍從陣外衝殺而入。
要知道,董福祥麾下的這些甘軍士兵原本都是一群剛剛投誠過來的悍匪,個個生性兇悍、血性十足。
他們一加入戰鬥,戰況立刻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這群甘軍如同一股狂暴的旋風,席捲過戰場,對著新明軍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震耳欲聾。
城中的明兵見此情形,深知局勢危急,於是紛紛冒著生命危險出城前來救援。
話說當時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耳欲聾。
只見明軍中一半士兵迅速下馬,手持長矛,如猛虎下山般向著湘軍猛衝而去;而另一半士兵則依舊穩坐馬背,揮舞著武器,氣勢洶洶地向前疾馳。
總兵譚拔萃眼見這等情形,心知不能任由明軍如此衝殺,當機立斷下令將西洋炮推上前線。
隨著一聲聲巨響,炮彈如同雨點一般砸嚮明軍。
在這持續不斷且威力巨大的炮擊之下,明軍右路軍的陣形漸漸出現了鬆動跡象。
一直在密切關注戰局變化的劉松山見狀大喜過望,他深知此刻正是一舉擊潰敵軍的絕佳時機。
於是乎,他果斷揚起手中令旗,指揮全軍擊鼓鳴號,奮勇出擊!剎那間,清兵們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鋪天蓋地地湧向明軍。
面對清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明軍終究難以抵擋,很快便全線潰敗下來。
清軍乘勝追擊,一路追殺出十多里之遠。
然而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從吳忠堡方向突然殺出數千名新明教援軍,他們顯然是想截斷清軍的退路。
但總兵周國勝豈會輕易讓其得逞?只見他率領著“勝字營”四百名精銳騎兵,毫不猶豫地衝入明軍那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左突右衝,如入無人之境。
一番激戰之後,竟然成功地將明軍攔腰截斷,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與此同時,其他湘軍將領也紛紛騰出雙手,全力以赴地對吳忠堡出來的數千名援軍展開圍堵。
經過一場驚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