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策論,便是指就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
自前朝以來,便常用作科舉試士的專案之一。
不過八股文一統天下的情況下,策論往往是不佔有太過於重要的位置。
只有一些務實的官員上臺之後,試圖改革科舉制度,才會更加重視策論。
但改革傳統科舉制度,必然是會觸及廣大士大夫階層的利益。
故而一般而言,都是舉步難行的。
正如此時當朝首輔大臣張鉅鹿面對的情況。
不過陳思之這等務實的官員,他自然是不會與迂腐的儒士一般,窮經皓首的去鑽研經典。
自從步入官場之後,陳思之早就把什麼“子曰”、“之乎者也”給拋到十萬八千里去了。
故而,他更看重論策的務實性。
在看到黃廷暉的這份試卷之前,陳思之也看了不少的試卷,不過陳思之看到其他士子的論策時,都是搖頭不屑。
大而空!
這是陳思之給出的評價,這樣計程車子文章卻寫的很好,但又有什麼用的?
有些士子竟然說什麼,只要皇帝陛下聖明,天下不會有什麼災難的廢話。
他倒是把董仲舒的那一套,給學的很溜。
不過大盛朝每年發生的災禍怎麼可能都和皇帝有關係?
像這種文章,陳思之自然是一眼掃過。
不過黃廷暉的這篇文章,卻是讓陳思之看的津津有味。
與一些“大而空”的文章不同,黃廷暉的這篇文章落於實處。
他提到了遇到災禍之後,身為主官的官員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
怎麼組織力量,怎麼平復民心,怎麼迅速消除災禍。
除此之外,黃廷暉還介紹瞭如何利用基層力量,如何團結百姓,發揮百姓的強大力量。
剛柔並濟,震懾不法份子的同時,安撫良民。
別說是普通士子,便是一些當官多年的官員,恐怕都沒有黃廷暉在文章之中的認知。
就連陳思之也能從黃廷暉的這篇文章之中,得到啟發、得到啟示。
縱然不是遇到災禍,文章中提到利用、組織老百姓力量的觀點與方法,也是讓陳思之極為受用。
畢竟一個官員,他身上雖然是有朝廷賦予的權力,但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
有些官員到地方去後,反而是被架空,鬥不過當地有權有勢之人。
陳思之初到瑞安縣城之時,也是遇到了這種情況。
雖說他借用了各方力量,終於做出了一點成就。
但與陳思之當年的雄心壯志相比,還是差的多。
而黃廷暉在策論之中,卻是給陳思之提供了另外一個,他從來沒有注意到的點。
“好啊!”
“好啊!”
“妙哉,妙哉!”陳思之不住的拍著大腿,哈哈大笑道。
“老爺?”老師爺看著哈哈大笑的陳思之,他有些奇怪的發問道。
“沒事,只是讀到興起罷了!”
“興起罷了!”陳思之笑著與師爺說道。
“沒想到這縣試的學子,也有能將文章寫到老爺心坎裡的。”
老師爺陪笑著說道。
“莫要小看天下英雄,這天下之英雄可是不少呢!”
“雖說這文章,只不過是一個童生都不是的學子寫的!”
“卻字字入理,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若我是當朝相公的話,讀到此文之後,我定會讓普天之下拿著當官的都拜讀一番!”
陳思之不吝讚美之詞,這番誇獎可是遠遠超出老師爺的預料。
他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