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但又好像悟到了什麼,虛無縹緲,卻又真情實意!”正文感慨道。
小唯附和道,“公子說的有道理,碑上刻著的玄之又玄,妙之又妙,道之可道,聽起來感覺很厲害,可是仔細想想,又無從說起。”
正文聽了小唯的話,腦海不禁浮現四個大字“玄妙之道”!
眾所周知,道難覓,玄妙非常。
經過仔細推敲,正文覺得詩玄殘碑所承載的詩道,應該是玄妙之道。
玄妙之道,核心在於玄妙,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是為此間詩之韻。
小唯見正文閉目神思,安靜地守護在一旁,防止被人打擾,破壞了感悟。
“玄非玄,心嚮往之,自成玄也!妙非妙,身至其跡,自然妙也!道非道,一念之異,萬千道也!”
“山海有夢,物我兩忘!天高地廣,人間彷徨。以所遇之痴狂,解眷戀之深情!”
“詩玄者,天馬行空,思維跳躍。以現實之足跡,繪未來之魅力。”
正文有感而發,引得店主頻頻關注。
“這位小友恐怕是第一位悟得詩玄殘碑的客人。”店主默默說道。
一股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詩韻從正文身上升起。
看起來有些神聖,彷彿一位資深的詩人在傳道受業解惑。
“紅塵詩語三千醉,人間煙火一人心。半醒半睡伴蹉跎,遊遍山河意執著!玄妙道韻塑詩跡,青春不再念輪迴?輪迴不止覓知音,月弦滿圓星瀰漫!”
,!
“《三千醉》!”
正文有感而發,吟詩一首。
小唯聽了歡喜,忙問道,“公子悟了詩玄殘碑的詩道?”
“嗯,有所理解,也不能說悟透,畢竟前人之道,博大精深,而我們後輩修行,窺一斑而受益匪淺。”正文說道。
店主再也坐不住了,起身走向正文,“小友智慧非常,詩道,千人千心也,各有所長,不可泯滅自己也!”
正文拱手一禮,“老先生說的有道理。”
店主捋了捋飄逸的白髮,讚賞道,“小友的詩心已成,不拘一格,自由自在,定會有所成就。”
“借您吉言,不敢懈怠歲月。”正文謙虛說道。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熱鬧起來,嘈雜無比。
小唯跑出去湊熱鬧,沒一會又進來說道,“公子,外面有一個詩人坐在大街上羽化登仙了!聽說他生機斷絕之前,親自刻下一碑立於身前。”
“我們去看看。”正文對店主說了一句告辭便和小唯去圍觀新的詩碑。
熙熙攘攘的大街,人群自發圍成一個圈,保護歸仙之人的遺體!
正文牽著小唯擠到人群內側,入目便是一個石碑,石碑身後是一個佝僂的老人坐在地上。
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思想,乃至他的靈魂,卻永遠活在詩意冢中!
“天吶,他是邊慕,他是六十年著名的山水詩人!沒想到今天有幸遇見!”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驚呼。
周圍人漸漸深挖了起來,交換各自所知的資訊。
拋棄這個世界的佝僂老人,名為邊慕,乃著名的山水詩人,代表作很多,誰能想到,一代詩人的落幕竟然在詩意冢。
他身前的石碑並沒有刻上絕筆詩,反倒是刻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話:天邊雲開霧散,羨慕流風無常!遊遍千山萬水,覽盡人間冷漠,驀然回首,只餘下一堆自以為是之記憶!
字型隨和,或大或小,從遠處看,彷彿一串葡萄刻在石碑間。
用心細品時,一股濃郁的山水之韻撲面而來,如同置身自然環境中,無比愜意舒適,令人回味無窮。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圈子越圍越小,都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