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眾人都是迅速衝向山頂,有的隊員愛出風頭,一馬當先,拋開了其他隊員,場面一片混亂,幾乎分不清哪一組的所在。
在到山頂之前,需要全員到達,因此隊員們開始找起自己的隊伍。
眾人的穿著一樣,大都不認識,這樣一開始就亂了,
還好這些學生立即準備了編號旗幟,讓隊長舉著,吸引自己的組員過去。
花了不少時間,辛葉這一組在行進中,吸引了不少組員過來,但沒有全部到達。
有一人說道:“反正所有人都是要去那裡的,不如速度快的人先去,到了山頂再集合。反正大家都是去那裡的。”
又有人反對:“那麼,萬一有一兩個人落隊了,半天過不來,我們不是被他們拖死?”
隊長說道:“大家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我聽說過這種訓練方式,中途很多地方,需要多人合作才能過去,如果落下一個人,怕真的被拖死,到頭來,還是需要回頭去幫忙,浪費時間。現在全員集中再做打算。”
而曾可依那一組,早早就出發了,只是他們並不參與奪旗,因此慢悠悠地過去。
果真,這條路可不是尋常的路,不到三公里,他們遇上了第一道關卡。
是一個湖,寬三百米,有很多船隻,一隻能容納十多人。還有許多軍人在一邊以防突發意外。
“我就說了,這些船需要多人才能快速透過的,後面這樣的關卡還有很多,大家一定要通力合作。首先,等全員集合再走,不然落下一兩人在後面的話,透過這些關卡很浪費時間。”
他們便開始按名單等著所有隊員過來,甚至多準備了一些旗子到處亂逛,吸引同組的隊員。
其他的隊伍都有這樣的想法。
因此在這湖邊,集中了許多人。
按規定,這些關卡必須要透過,不能繞路。
辛葉這一組很快湊齊了全部成員,趕緊穿上救生衣,分別上船透過這個湖。
他們不算最早的,有六支隊伍比他們還快。
其中就有秦奕筠所在的第三組。
當他們過了湖,也不敢再分散行動了,因為一起行動,可以幫助幾個較弱的成員更快一些。
第二關也到了,每個小組,都領到了一捆繩子,眾人一會就明白有什麼用了。
是一堵十五米高的懸崖牆壁,是人工建造過的,有十道一模一樣的爬行道路,下面有許多繩子,上面與下面有許多軍人在一邊當安全員,以防意外,上面也有攀點,但要上去很難, 也有防護安全繩,下面還有安全網,但攀爬時如果摔落,就必須從底下開始攀起。
辛葉並沒有展示他的超人能力,而隊長翟康一馬當先,拿上繩子就向上爬,但上面有一段攀點極少,很難爬上去。
翟康實在找不到能夠上去的點,嘗試一番失敗了,另外一個身材小巧的隊員也嘗試爬行,還是差一點功虧一簣。
“這個設計,別說普通人,就是專業攀巖運動員都不好爬,一定需要大家團結配合的。”翟康說道。眾人紛紛贊同。
旁邊一組裡,有兩人竟然互相配合,到達那處難點時,一人做墊,託另一個小巧女生成功上去抓住一個支點,竟然艱難上去了,看來是攀巖專業人士。
然後那女生用繩子一頭拴在一棵樹上,垂下繩子另一頭,讓一個個人爬上去。
見有人領先了,眾人決定也這樣疊羅漢上去,但他們中沒有想那種比較厲害的攀巖高手,只能想辦法多疊幾層。
辛葉看不下去了,拿著捆繩子直接爬上去,在那處難點,縱身一躍,直接抓住了上面的支點,單手引體上去,看似艱難地爬了上去,找了棵樹,綁上繩子,將另一端扔下去。
眾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