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的物資聯絡,那麼五百多萬人的一座超級大城市,用不了多久就會把所有能吃的都吃進肚子,到時候一群餓得渾渾噩噩英軍士兵,根本就不是德軍的對手,甚至饑荒鬧久了,不用英軍抵抗,很多在飢餓面前已經失去了理智的城市居民就會舉雙手贊成讓倫敦投降,讓德軍進城。;
必須要謹防這種情況的發生,韋維爾元帥深思熟慮之後,對參謀長傑斯納說道:“現在倫敦的局勢雖然危險,但境況的極具變化不會在近日出現,而且剛剛得到訊息,倫敦地區未來幾天裡可能有一次降雨量不大的中雨過程,此次降雨會對德軍的進攻計劃有所遲滯,但並不會影響到他們對城內的狂轟爛炸,因此我認為,近些日子,我們對城外德軍要嚴防警惕,密切注意他們的滲透,除此之外,應該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城內的防禦工事修建起來。”
“我國是全世界第一個修築地鐵緩解地面交通壓力的國家,從一方面來講,這是被城市密集人口所帶來的交通問題所逼迫而成,但不可否認的是,從1863年1月10日正式開始運營的地鐵交通,在今天為我們的反法西斯防禦也能做出貢獻。”
十八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而倫敦又是大英帝國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十九世紀上半頁的五十年,倫敦城區就增加了一百萬人口,進入二十世紀後人口遞增更快;到了二戰爆發前已經逼近到了800萬人的大關,所以倫敦的地下交通網也是日益發達,幾乎到了四通八達的地步。
作為軍事統帥的韋維爾或許不會考慮到太多的政治問題,就算剛剛已經在德軍狂轟爛炸中化為了廢墟的溫莎宮和白金漢宮等,他也沒有太多過問的心思,這些並非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在他看來,其軍事用途還不如一幢不知名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小樓,而他倫敦防禦戰佈置中,倫敦的地鐵網才是防禦的關鍵所在。
地鐵可以做什麼,過去幾個月的空襲中,倫敦數百萬的人可並非都是躲進了設施較為齊全的防空洞,而是藏在了地下鐵路,地鐵車輛停運,他們就直接密密麻麻的坐在地鐵軌道以及軌道兩旁的過道上,部分消防通道甚至都擠滿了人,這樣艱難的日子肯定難熬,但至少讓人躲過了空襲,避開了死亡,而現在,英軍需要藉助它來抵禦德軍進攻,那麼完全可以加以一些特別的改建,增強抗擊能力和隱蔽性,在兵力調動、物資囤積、快速轉移等方面,不會受到德國空軍和德國陸軍炮火威脅的地鐵擁有諸多優勢。
“地鐵的改造必須加快速度,雨天一過,估計德軍就會大肆進攻”韋維爾仔細再想了想,試圖找出有所忽略的問題。“對了,幾百萬人每天會消耗很多的食物,為了堅持更久,非軍事人員從明天就實行更低的食物配給制,另外,要特別注意實行新配及制度之後,要加強治安管理,食物的問題足以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韋維爾雖然有些心痛,但為了戰爭的勝利還是不得不下達這樣一個命令,畢竟倫敦地區的人口實在太多了,數百萬的人窩在15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了外界的物資輸入,這些居民基本就成了無所事事的消耗著,每天就會消耗掉大量的物資,為了讓戰爭繼續下去,韋維爾不得不照顧軍人。
傍晚時分,雨終於下了,濛濛細雨從天而降,盪滌了因硝煙而混濁的空氣。早就不知道被德國空軍轟炸了多少次的倫敦,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坍塌的建築、破亂的廢墟,曾今歐洲最矚目的大城市,繁華的光景早已逝去,取而代之的依舊是一片灰濛,街道上早就沒有了過往的閒人,穿著雨衣的英國陸軍士兵還在炮火中搶修著各種工事,伴隨著一波*的炮彈尖叫聲、一次次的爆炸與房屋倒塌聲,城市就在這種特殊的喧囂中進入了黑夜。
夜幕降臨,黑色的天空中依然落下絲絲細雨,被炮彈轟得房屋倒塌或者是被爆炸所震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