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兩彈一星”中的“星”字,其實並不是指單純的人造衛星,它是對共和國航天事業應該極大發展的一個統稱,是中國人瞭解外太空、利用外太空、走向外太空的科研象徵,從對了解到利用,必將走過探空實驗、人造衛星試射,然後才漸漸有通訊衛星、遙感偵查衛星、間諜偵查衛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甚至建設空間站、登陸月球……
);
第四十七章 就是這一句(續)
“炎黃脊樑計劃是繼泰山計劃之後的的又一項意義非凡的科研工程,與我們的國家戰略交通建設,什麼高速公路、基礎公路、鐵路網等等工程的建設相比,同我們的國家電力工程、基礎教育工程等等,我們的科研工程意義更為重大……”
軍事運用無疑是科研工程最先、最為重要的應用方面,張宇反覆為大會參會人員闡述科研計劃的重要性、意義重大性,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科技引領文明進步、促進經濟發展,搶佔科技優勢之後,對多方面的刺激性是相當之大的,尤其是軍事。
戰爭促進了人類發明創造的積極性,戰爭對武器本身更高的效能要求、更好的實用要求、更強的經濟效能……冷兵器時代,弓弩箭矢、刀劍盾牌等構成了戰爭中裝備主力,而過渡到熱兵器時代,步槍與火炮逐步進步,相比起冷兵器時代殺傷力更大、交戰距離更遠、戰爭時間更快,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現代工業水平的逐步提高,戰爭中的交戰距離、武器殺傷能力都將更大,國與國之間的全面戰爭從冷兵器時代以多少月、多少年衡量,逐步發展至幾個月、幾周,最後甚至會演變成幾天、幾個小時……
泰山計劃是前自治政府為共和國具備成為科教大國、經濟大國而做的一項基礎性科研工程,轉到炎黃脊樑計劃時,該工程定義已經轉為國防工程,換句話說科研工程裡絕大多數都需要更高的保密等級、更嚴格的技術要求、更豐富的科研內容、更龐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否則軍事方面所想要的要求就無法達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必然爆發的大戰,這場的大戰是我中華民族崛起之良機。為了最大化促進我國發展與進步,更好藉助戰爭走向崛起,我們必須在政治、工業、科教等方面立即開始著手準備,炎黃脊樑計劃在這種背景之下是必然要實施的,而且是不得不!”張宇在說服國務院總理張雨生的時候,就是用這一段話來講述炎黃脊樑計劃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由於倆人的出現,歷史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於1929年下半頁爆發的金融危機,進而引發的國際金融災難,直接導致的德意日三**國主義化,接著就是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這一切因為倆人的出現並沒有產生,但從宏觀層面分析,世界經濟發展因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固有缺陷,即金融危機僅僅會因為共和國的提前出現而延遲,不會消失。
也就是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必將是一次遲來的戰爭,然而正是因為要遲到,有了更多時間發展國家實力的世界各國,將比起另一個時空的交戰各國實力更加強勁,戰爭也必將更為殘酷。要想在這場戰爭中代替美國成為主角,抓住戰爭機遇走向大國,共和國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最應該做的就是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簡化之後就是經濟上的繁榮、科學上的領先、教育上的進步、政治上的開明、外交上的多元……
落實到實際之上,尤其是軍事方面。在張宇看來,延遲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必然是海陸空多元化的一場慘烈大戰,陸地上的機械化作戰、空中的激烈搏殺、海洋利益的殘酷爭奪,一場歷時時間超長、破壞力巨大的世界大戰既然無可避免,那麼共和國就必須未雨綢繆,具備更為強大的國防實力,其首要要素就是國家經濟強盛、人民科學文化和道德素質高超、軍事技術和國防工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