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信任除了丁魁之外,大概也就只有洛小北才會擁有,而後者又是絕對要跟宋慶去打仗的,因此只能是丁魁留下。
勸了快一刻鐘,丁大官人總算是同意留下來看家,宋慶也鬆了口氣,開始宣佈各項人員調動和任命,他昨天為這事忙到半夜,今天宣佈起來自然快捷,各處安排了之後,便領著眾人去碧波池吃頓離別酒。
兩天之後,狗營已經大部集結完畢,邳州衛的胡捷也領著麾下兩千人馬到了,胡指揮使按照禮節先去拜見了孫伯平和左衛指揮使李興,隨即便趕來找宋慶訴苦,宋慶卻是早已經將事情打聽清楚,笑道:“胡大哥這事可不能怪我,皇上只是點了我的將而已,你那邊好像是魏國公給皇上寫信,說邳州衛如何英勇無敵,皇上才決定讓你們也上去試試。”
“這他孃的楊方,死了都要害人!”胡捷一聽便知道是怎麼回事,將楊方好一通大罵,可如今再如何罵也沒用,楊方人早已經埋了,他胡捷能不能把這把骨頭葬在家鄉還未可知,也只得接受了命運安排。
會面之後,兩人再次找到孫伯平和李興,以及那位來傳信的特使,特使可不光是帶來了調令,同樣也有一份對於宋慶的新任命,這一次出兵遼東,他宋千戶暫時要擔任統制徐邳二處兵馬的官職,據說還是皇帝親自擬定的,也就是說這一路上邳州衛上下連帶胡捷這個指揮使,都要暫時歸宋慶管轄,有事當然可以商量,但掌總的卻依然還是宋慶。
崇禎對宋慶很有信心,因為當京城最困難的時候,宋慶如同戰神一般殺了回來,瞬間逼退了皇太極,也因為那次宋慶帶了將近一萬人的隊伍,也讓皇帝相信這人至少能夠統兵一萬,因此直接給安排了大拿的角色。
統制官是前宋的官名,清末也曾用過,想不到這皇帝竟然能給自己安上,宋慶多少有些意外,不過想想也是,皇帝既然親自點將,想來也是信得過自己,此次徐邳合兵一處,徐州方面佔了大部,邳州衛那邊又是指揮使親自帶兵,想來也是怕自己官位太低壓不住場子,徐州兵力又佔多數,到時候鬧出什麼生分,這才搗鼓出個統制官來,只是皇帝決然想不到,邳州衛那位胡指揮使巴不得讓他來指揮,若是能夠直接交出兩千人,自己在邳州裝病,遙祝大軍凱旋,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果不其然,得到任命之後,胡捷立刻表示唯宋慶馬首是瞻,一絲一毫爭權奪利的打算都沒有,主要原因有二,一個是邳州衛的兵是狗營手下敗將,早都被宋慶打怕了,他就是自己想鬧騰,手下都不會服從命令,二來對於宋慶的狠辣程度,胡指揮使深有感觸,若是有什麼爭權的事情,怕是到不了遼東,自己就可能因為什麼事情羞憤上吊了。
再者說對於宋慶打仗的本事,他也是很佩服的,這次到遼東是去打大仗,皇帝雖然從魏國公徐弘基那邊得到了絕對的錯誤資訊,覺得邳州衛應該挺能打的,可他自己知道手下都是群什麼貨色,這次過去直接給狗營當輔兵就好,最好不要和敵人發生什麼正面衝突,只要能夠活著回來,他好歹也算是經歷過惡仗了,有了這個資歷,將來再升官時候也是個助力。
邳州衛的人既然到了,出兵自然也就排上日程,宋慶知道大淩河之戰只打了四個月,因此也不想多耽誤,否則趕到遼東之後黃花菜都涼了,乾脆定下兩日之後出兵,其餘人自然沒有意見,胡捷當然是想再拖一拖,只是他卻不知道這仗只打了四個月,總覺得該是場大會戰,就像京城保衛戰似的打個大半年的時光,因此差這一兩天的,也就沒太當回事。
兩日後的清晨,宋統制麾下六千兵馬齊集徐州衛大校場,開始了聲勢浩大的誓師大會。
第二百五十七章 誓師出征
形式主義這種東西,宋慶原來是挺反感的,畢竟他上輩子是個公司金領,年紀不大混得不錯,最是反感那種老一套的東西,有那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