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吃虧,被馬輝有機可乘。
因此必要的人手是要留下的,比如說周志安這位讀書人,包括趙滿熊這個錢袋子,都是需要留在徐州本地,其實宋慶現在非常想要蒐羅些正經能用的文士,也就是俗稱的軍師,哪怕是個師爺都行,但找來找去也沒什麼結果,目前還是隻能拿周志安這位白面書生當驢子使喚,好在周書生如今也算是熟悉業務了,雖然沒什麼特別出彩的舉動,但是熟門熟路做事肯定不成問題,唯一缺乏的就是機變能力。
這是文人方面,武人方面首選就是周陵,這個被宋慶從京城帶回來的前京營武館,如今在整個徐州系中也算是個大人物了,儘管他不像薛五和洛小北等人那麼勇猛無敵,也不像孔有德和耿仲明那樣手段老辣,但他同樣有自己的優點,而且是別人根本沒法替代的優點,他有極強的看家護院能力。
如果要引用句名言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諸葛亮出師表裡所說過的那句‘將軍向寵,性情淑均,曉暢軍事’,周陵就是向寵那個型別的人物,你指望他衝鋒陷陣,攻城拔寨,他也就是個一般軍官水平,絕對不會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很多時候往往還會耽誤整個大軍,指望別人過來幫忙擦屁股。
但同樣是這個人,你把他放在大後方看家,他的能力幾乎頃刻間變了個樣,各種讓軍頭們腦仁發疼,頭皮發麻的事務,到了他的手裡都能夠迎刃而解,簡直就是大管家的最佳人才,武將版本的趙滿熊,事實上這人還就是趙滿熊推薦給宋慶的,原本宋慶只是覺得周陵打仗不算太勇猛,因此下意識讓他留在徐州看家了,倒是趙滿熊跟這人文武搭檔時間長了,覺得實在是個人才,就跟宋慶說了。
宋慶此時最缺的不是兵,而是各種各樣能夠當官的人才,聽說之後立刻把周陵叫來,各種題目出了一遍,發現這人的確在守成方面是個人才,乾脆也給當成大管家用了,跟趙滿熊和丁魁搭檔起來,如今看上去效果非常不錯,至少在看家方面,沒有人能夠比得上週陵,連宋慶本人都算在內。
至於出征的人選,倒是相對容易一些,全軍統帥宋慶,兵馬一萬兩千,副手則是胡捷,兵馬三千人,都是邳州衛的好漢,其中就包括那立志復仇的三百種子兵。除此之外宋慶這邊跟著的有帶領文宣隊的丁魁,帶領刀盾兵和火銃隊的薛五,帶領騎兵隊的王堅,帶領長槍兵的洛小北,帶著哨探的虎爾哈,李三郎和翻山鷂子李雲聰,以及乞活軍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其餘還有陳亞、李備、孫進、林勇、馬強等各級將佐等人,算得上是人才濟濟,比起頭次出征時候那清湯寡水的人手,可算是真正鳥槍換炮了。
尤其是文宣隊上陣,這是個重大舉措,雖說之前的時候打流寇,文宣隊已經上去過了,但打後金跟打流寇完全是兩個概念,除了戰爭更為艱難之外,各種宣傳方式也都要大變樣,或者說是回到從前宋慶最早設立這機構時候的初衷,文宣隊中各種藝術形式和宣傳口號全都要改,把後金辮子兵列為最大的敵人,要不斷的妖魔化對方,對方做什麼都是錯的,給他們扔金子是收買人心,扔銀子是居心叵測。
一句話,哪怕對方臨陣自殺,這都得是在宋將軍的正義光環下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活在世上純屬多餘,因此才拔刀自刎,只有變成死辮子兵,他們才是好辮子兵。
在這方面,宋慶是學習過東林黨說話模式的,其實這種模式非常簡單,就是首先搶佔大義位置,隨後開始兩頭堵,誰好誰壞我說了算,最終解釋權同樣歸我,只要你敢質疑我,你就是十惡不赦之徒,這招雖然很招宋慶膩味,但用來對付敵人的時候,他還是很欣賞的,絕對不會守著寶刀而不用。
幾天之後,調令下來了,徐州總兵宋慶,邳州衛指揮使胡捷,率領所部兵馬馳援大同,不知道是否崇禎皇帝格外愛重,宋慶到了大同之後可以不歸當地兵馬節制,自己選擇何時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