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大明需要跪拜禮?

送走梅家叔侄後,魏光的鬱悶心情算是好了不少。

這兩人雖然看起來不靠譜,但或許真能頂住他變革的壓力也說不一定。

一個是侯爺,一個駙馬。

尤其是駙馬,迎取的公主還是皇帝最喜歡的寧國公主,可見皇帝對這位駙馬還是很倚重的。

傍晚,夕陽西下。

魏光去了新買的宅子。

他當即寫了一封信,讓徐翁將水利工程的一眾管理帶到京城,他已經準備好大幹一場了。

反正有梅家叔侄頂在前面,有問題大家一起擔。

次日,魏光去了應天府衙門背後的朝天宮。

朝天宮之名,由皇帝朱元璋下詔御賜。

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

是皇室貴族焚香祈福的道場,和節慶前文武百官演習朝拜天子禮儀的場所。

作為新的京官,魏光自然也要去學習禮儀。

尤其是朝見皇帝的禮儀。

作為應天府的府尹,魏光自然是有機會見到皇帝的。

“在朝拜皇帝陛下時,需要彎腰躬身,腰身與地面成一條線,得到皇帝的允許後禮儀結束。”

“面見上官時,彎腰躬身的弧度則比朝拜皇帝時次之。”

“諸位臣僚切記,若是禮儀不到位,遇到刁蠻上官,最後吃虧的是你們,到時別怪我們沒跟你們說清楚。”

負責禮儀的官員可不管對面是什麼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好似瞧不起鄉下來的官吏。

眾人連連點頭,也不敢反駁。

除了魏光之外,還有不少進京述職的地方官。

“這位大人,咱們不興跪拜禮了?”魏光開口問道。

“你還活在以前?”負責禮儀的官員一臉詫異,像看鄉下土包子一樣看著魏光。

其他地方官雖然也不懂,但為了防止別人也將他們當成土包子,跟著幾名禮儀官笑了起來。

經過解釋後魏光明白了。

大明已經沒使用跪拜禮了。

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前期,漢人還在使用著元朝的習俗。

官吏朝拜皇帝時,或者下級官吏向上級官吏彙報工作都要下跪行禮。

到了洪武四年,鑑於“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朱元璋下詔規定,官民行揖拜禮即可。

只有比較正式,大規模的場景才用跪拜禮。

比如祭天,連皇帝都得跪拜天地。

就這樣,魏光在朝天宮學習了幾天的禮儀。

...

與此同時,皇宮。

後花園內,胡惟庸、李善長、徐達等人聽著花園內的動靜,一時詫異不已。

自從幾天前以來,皇帝除了正常的朝會之外,就一直埋頭在花園裡。

“老師,陛下怎麼了?”

作為丞相,胡惟庸無時無刻不在揣摩聖意。

“好像是農耕吧?”

李善長也不太確定。

胡惟庸踮起腳尖掃了一眼遠處,疑惑道:“春季農耕不是結束了嗎?”

“誰知道咱們這位陛下在想什麼?”李善長搖了搖頭。

胡惟庸又看向旁邊的徐達,問道:“魏國公,你經常與陛下喝酒,可知道是為什麼?”

“我還真知道。”徐達笑了。

“哦?”兩人來了興趣。

徐達看了一眼遠處,繼續說道:“聽說在幾天前,陛下在民間找到了一種糧食,名為土豆,可畝產三千斤。”

“畝產三千斤?”兩人傻眼了。

“這天下真有這種糧食?”李擅長驚愕不已。

“陛下說的,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