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仁進入新鮮出爐的戰車內,駕駛室裡的設施已經大變了模樣。
原本的駕駛室和車廂現在已經被一道門隔開,房車的車廂裡只有一個被拓寬的摺疊空間。
摺疊空間倒是像之前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陸仁坐到駕駛位上面,手動作業系統目前可以隨意切換水上駕駛和陸地駕駛,但是具體的操作方式並沒有變難。
些許細微的改變,陸仁只需要適應一下,便可以繼續流暢的操作。
當然,他大部分的時間肯定是讓行車助手自行駕駛。
陸仁切換到水上模式,便把戰車移到了漁場水面上。
馬上啟動引擎,陸仁開始慢慢熟練。
最後讓行車助手自行操作,陸仁體驗了一把最快的車速,每小時足有500公里,遠超藍星上所有的車。
同時,陸仁戰車的重量和體積也比正常的重型坦克大上不少。
感受了一會兒速度與激情,陸仁停止了行駛,進入了摺疊空間。
他準備把這片空間好好裝修一把,畢竟自己以後逃跑時,可能會經常居住。
行車助手可不是智慧的交易管家,如果陸仁在牧場空間裡休息,他就無法及時地收到它發來的訊息。
萬一來了什麼情況,陸仁一出空間,就是當頭一捧,那不就涼了。
臥室裡擺上自己親手打造的各種傢俱,廚房也弄好了常用的廚具。
當然,還有廁所,人每天多少得來上幾次。
陸仁在裡面安裝了一個專用的儲存罐,差不多了,就可以把它們扔到牧場空間裡當作化肥。
除了車的內部,因為戰車的外形太過奇特,讓人一看就知道不簡單,太過招搖。
所以陸仁把戰車作為逃跑的工具,而不是日常使用的船。
即使他在戰車的外面設定了隱藏塗層,又新增了防紅外探測功能。
但是有些系統者的能力就是不講道理,總能發現自己不一般的戰車。
所以陸仁決定駕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木船,減少一些人的羨慕嫉妒恨。
畢竟低調點兒好啊!
最起碼能少遇見一點兒糟心事,降低打打殺殺的頻率。
做完應對大洪水的最後措施,陸仁心情愉快地來到漁場空間建造中型木船。
自己的本源已經見底了,現在他可是指望著這些木船能回一波血。
一條大型木船足夠17、8個人正常生存,擠一擠也能裝下30人左右。
但是這種船一般是有組織的人,才有可能購買。
普通的系統者一家,中型木船就行了。
它對於6級及以下的風浪都能扛過去,也有較大的空間滿足家人的各種生存條件。
所以陸仁在建了30艘大型木船後,便集中力量大肆修建中、小型木船。
在建造大型木船的時候,陸仁慢慢熟練後,一般6天左右就可以建成。
這效率主要是依靠漁場空間,其實他還可以更快。
陸仁在裡面隨心所欲,一點兒也不感到費勁。
但是每道工序總要檢查一遍,他還不至於造個垃圾貨,招惹一幫系統者的記恨。
中型木船,承載人數在5到12人之間,除了睡覺的地方,還擁有自己的廚房、衛生間和不大的客廳。
不好地方就是風帆速度不受自己控制,而且防禦設施一個沒有。
全木製的船,對於不會開船的人,運氣好的話能安穩生活一段時間。
萬一觸礁爛了一個大洞,那隻能希望這位有錢的系統者本源充足吧!
小型木船的承載人數在5人以下,只要不是大風大浪,一家人在上面也能開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