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只有一里左右的路程,這陣拼殺之聲餘一丁聽得很清晰,他知道這肯定是蔡祖明的衛戍營已經與攻擊東門的夷人接戰了。
但是餘一丁並不知道參與攻擊東門的夷人竟然達到了兩千人,也不知道東門原有的守備部隊只有五百人不到,更不知道城牆上的巡邏隊在發現夷人時已經有數十名武士攀上了城頭,不僅三下五除二便砍翻了十幾人的巡邏小隊,並放下了二十根繩索,以便城外的夷人士兵能夠源源不斷地攀上城頭。
等到蔡祖明趕到東門城下時,湧上城頭的夷人竟然達到了數百人,外門已被攻破,大批夷人衝進了甕城,而原有的四百多名守軍正在艱難地與夷人武士爭奪內門附近的四條登城坡道,以及防禦正在衝擊內門的夷人武士。
雙方接戰的位置實在過於狹窄,兵力根本無法展開,蔡祖明見狀只能將自己的衛戍營分成兩個部分,他和副將各自率領一百五十人從內門兩邊更遠處的登城坡道衝上城牆。
這個時候雙方都在拼命,從巡邏隊發現第一名登城的夷人那一刻起,時間就成為勝負的決定因素。
對於蔡祖明來說,他的部隊必須要快速登城扼守狹窄之處,這對於守軍來說反而更加有利,畢竟現在東門一帶雙方的兵力對比是三比一,大晉守軍便是那個被動的“一”,在同樣不能將部隊完全展開之時,人數處於劣勢的一方反而更加有利。
餘一丁聽見的這一陣喊殺聲便是衛戍營已經衝上了城牆,正在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東門城樓一帶的數百名夷人武士,兩三丈寬的城牆厚度決定了雙方處在戰鬥一線的軍士數量只能是十幾個人,只有處在最前面的那些士兵倒下或者掉落於城牆之下後,後排的軍士才可能頂上補充繼續戰鬥,當然,其中還是有士兵使用弓弩和暗器躲在後排進行輔助攻擊的。
還好守城軍士中有一部分人使用的是八九尺的長槍,往往是五六人排成一排向前衝擊,夷人武士的刀劍或者是簡易的盾牌根本無法阻擋,只能讓處在後排的武士使用暗器或者弓弩對大晉官軍進行遠距離攻擊,另外就是還有一部分武藝高強的夷人武士,他們能夠憑藉敏捷的身法和出眾的武藝與守軍的長槍兵抗衡。
雙方現在算是勢均力敵,拼殺的一線幾乎就維持在同一個地點,死了一個便有身後計程車兵迅速補充,就在短短的一刻多鐘時間裡,雙方交戰的城牆上和兩邊的牆根處便多出來一兩百具屍首和傷者,除了戰場上的拼殺聲,缺胳膊斷腿或者身受刀劍弓弩暗器創傷未死計程車兵的慘嚎聲響徹了東門一帶,在軍士們手持的火把不斷晃動閃耀的光亮中,更顯現出一副煉獄般的慘烈景象……
此刻餘一丁就站在小院的那棵樹下,三個姑娘圍在他的身邊,她們也聽見了戰場上傳過來的動靜,三個人不禁面色微變,甚至連她們的身體都有些微微的顫抖,緊接著便不自覺地往餘一丁的身邊又靠近了一些。
而餘一丁則是有些心神不寧,不時地東張西望,彷彿是在尋找某物一般。
他並非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戰場,不要說現在他只是在距離戰場一里之外的郡王府聽著戰場的動靜,就算真正的城池攻守戰他也早已親眼所見。
想當初慶陽保衛戰時他就和柳翠一起在城頭觀看了庫賽人的騎兵衝擊城池時的情形,那種漫天箭雨、人仰馬翻、殘肢斷臂亂飛以及瀕死者淒厲呼號的慘烈景象至今依然深深地印在餘一丁的腦海之中。
此時遠處那些聲響立刻便將他的這種記憶喚醒,彷彿他又回到了那座城池小鎮,親眼看著大梁的邊軍力敵庫賽人潮水般的攻擊似的……
可是餘一丁卻知道他的心神不寧並非來自於此。
既然夷人已經在攻擊東門了,那麼他們一家人和林夢瑤就沒有可能在明日一早離開坤陽城繼續往東而行了,除非戰鬥能夠在天亮之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