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解走後,太子不出意外的站在小院的房子上,如約而至。
不,確切的說,確實如秦馭所想,一切都是太子乾的。
太子簡單和秦馭點個頭,縱身離去。
可能是秦馭的錯覺,太子離開時眼神好像一直盯著他的躺椅。
他一陣氣惱,罷了。
躺在躺椅上的他被環境感染,還是比較喜歡擺爛。
安穩和太平盛世他很喜歡,戰亂起來太費腦子,能不能活下來是個未知數。
就說傳說中的祖先神,是否有更多,那是絕對的,數量少不了,他剛來裡鎮的七主八神,至今也沒個訊息。
現在太子都安排好了,跟著走就行。
占卜有人神兩說,秦馭用人卜觀望過太子,比大王氣運深厚很多。
他人卜很弱,借神卜觸類旁通。
勉強看得。
趙解一路暢通的靠近裡鎮城牆,時而快,時而慢,沒有任何意外。
直至城牆處,太子一直在身後跟著,路途中太子已經安排好了。
在太子眼中,趙解的身影漸漸的被趙雀替代,太子十歲便跟隨趙雀平亂、驅逐外敵。
那對太子而言,是個非常偉岸的身影。
昔年他在馬上差點被一長矛刺穿,遠處長戈劃過,制止立於太子眼前的長矛。
眾軍之師長趙雀,駕馬而來。
那一戈,在太子心中,成為永遠閃耀的光點,帶著寒芒,卻刺破另一道寒芒。
攻城拔寨時,一戈揮出,萬夫不當之勇。
殺的敵人膽寒。
曾一日生生貫穿一座部落。
太子跟隨其一年多,見識過趙雀的種種事蹟,對太子影響很深。
那一日,最後一個抵抗的部落,趙雀一戈擲出,城門直接被破,轟得粉碎。
趙雀腰攜劍,手持戈,站在無數屍骨堆疊的小山下,戈閃爍的寒光和滴下的血,無不在襯托勝利者的姿態。
太子思緒回到現實,他對趙雀的人生軌跡寫下這首詩。
為君識得真顏色,潑灑墨兮揮四方。
千落成山萬成林,畫自別君我別思。
與此相對的是今日早晨,魍魎來後不久發生的事。
趙雀一步一步走向岸邊,步伐堅定,他的走動,帶動的是身前士兵的退後。
他無言,無問,無悔恨。
就這麼的走著。
身後的叔父等人瞭解趙雀,只要有這種命令,他會去死,他們幾人不過是來見證和銘記。
見證一代神話的隕落。
銘記該銘記於心的落寞身影。
一步一步
在最前方舉起長矛計程車兵,有心收起長矛後退,但有命令在身,舉起的長矛不能放下。
他們的臉色晦暗,手中長矛顫抖。
曾經的師長,他們真不想將長矛對準。
不收對不起本心,收了違抗上面的命令。
他們陷入長久的掙扎。
趙雀面色如常,說出此情此景後的第一句話,大喝道,“舉起來,我曾經是這麼教你們的嗎!”
“舉起長矛,對準眼前的敵人。”
“聽到了嗎,是敵人。”
有幾名脆弱計程車兵,直接淚流滿面,但顫抖的長矛,在握緊的手中,分外堅定。
趙雀離長矛還有三米、兩米、一米
直到長矛抵在他的胸口。
他神情嚴肅,緩緩道來,“面對敵人,不要顫抖。”
說完露出燦爛的笑容,“記得以後好好生活,不要讓我難堪。”
趙雀握住幾根長矛,長矛另一頭傳來向後拽的力,他抓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