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也神奇,此菜式入了軍營,在防守戰、船戰中,就是不需要迅速轉移的戰鬥後,成為軍隊的保留食物。大戰一開打,軍廚們即刻泡製原料(乾貨為主),不怕死地大做特做(當然,兵器放在附近,一旦戰況吃緊,所有的人都得參戰),戰場打得炮火連天,殺聲如雷灌耳,軍廚們鎮定如山,依次投料,手都不抖一把。精心燉制,連燒數小時,揭蓋時奇香撲鼻,香味傳出,健壯士兵嗅之精神倍增、傷兵的傷勢好了大半,已死的戰友能死後回生……
除了“羅漢齋”,加上水果是酸酸的菠蘿麻子罐頭,令到士兵們食慾大增!
士兵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帝**隊只要條件允許,總是做好東西給大家吃,越是大戰越是如此,營養豐富,味道一流。在軍中,小灶是為病號而開,而從將軍到士兵,都吃同一種食譜。根本不用分小灶,不會出現軍官吃肉士兵吃素的現象,此舉對於軍隊計程車氣和戰力極有好處。
一些老軍官,是從過去的魏軍和蜀軍過來的,想起以前的部隊生活,對比現在,自有一番感慨。
大家連湯帶水,來個囫圇吞棗、吃得淋漓舒暢,儘快下嚥然後靠在陰涼處眯眼休息,在軍中開戰時,所有的時間都是寶貴的。
相形之下,將領們、參謀更是辛苦,將領要視察戰場,鼓勵士兵,慰勞傷兵,參謀要點視傷亡,清點軍械軍火、瞭解戰場環境,把各種情況造冊入冊、寫戰地日誌。他們在三五分鐘時間就把中飯解決掉又得忙開。
李典忙了一通,才有時間吃飯,端著大碗稀里呼嚕,旁邊是參謀向他彙報:“我師現在保有戰力七千五百三十一人,已經喪失戰鬥力的傷員為三千一百二十四人,現在正在裝船,政委在碼頭指揮,犧牲的戰友也準備裝船……”
這不是件小事,打完仗,什麼都不說,先得說傷亡情況,作為部隊主官,他們要養成習慣,也養成了習慣,最關心的是傷員和陣亡者,這些人一定要得到妥善的安排,按軍規,傷員是第一批撤離的部隊,然後輪到陣亡者。
參謀再把情況往下念,重重的腳步聲傳來,李典抬眼一看,是還呆在牆頭樂進的傳令兵,神色不安地稟道:“敵人又上來了,很多,至少上萬人,打出了扶南王旗!”
那還得了,李典把碗往地上一扔,抬腳就走,邊走邊看手錶:十一點四十三分結束的戰鬥,十二點二十分敵人就來了。
此戰不好打啊,敵人是老手也!
在帝**隊,每隔一定時期,軍官們都得集訓(兼且進行忠君愛國的洗腦),大軍官,象軍長(管五萬人)、師長(管一萬人)、團長(管一千人)要集訓,小軍官,小至最小計程車官也要集訓,方便的去軍校,不方便時就集中在軍部學習和進修、總結,傳授、轉授作戰經驗,美其名為“回爐重煉,百鍊成鋼。”
記得教官說道:“戰鬥中有多種情況要注意的,一是被敵人包圍了,(洗耳恭聽的軍官們齊聲呸呸呸)
……我軍衝擊敵軍,最危險的時候不在突圍時,而在突破敵人防線後!
生路就擺在前方,如果每支部隊都想著逃跑,那麼突圍就有可能成為潰敗!因此,第一線必須把作風最頑強的部隊擺上去,他們在突破後,不但不能撤退,還要負起阻擊、遲滯敵人的責任,守住、擴大缺口,確保後面的部隊撤退……
第二就是,當大戰之後的一小時之內,我軍會出現‘脫力’的現象,士兵們就會完全鬆懈下來,手腳都會軟了。諾,有如學生快畢業時,心都散了的狀況,想讓他們再努力學習,存在著難度。有經驗的敵人,可能就會前來進攻!
……對於這種情況,就要發揚我軍‘持久作戰’的精神,平時多訓練,就是針對‘脫力’的現象加大訓練的力度。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