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後,就是一個字累。我剛躺下,手機響了,媽媽告訴我揚州堂叔姐弟仨來了。我只好下樓。
大姨小姨好!這麼熱的天,你們還是來了,我媽媽一切順利!不要這麼客氣!我們都是一家人,這不是不放心嘛!我立即拍照片發給老弟,他回覆早知道昨天下午來了。隨即他打電話給我,請三位長輩留下吃飯,讓我到飯店點菜。他們不同意,說看看就放心了,但不吃晚飯。現在還早!先聊天,晚飯再說。
大姨說1954年發大水,她兩個月大就被送到我爺爺奶奶身邊,一直長到七歲回去讀書。期間二爺爺多次來接她回去,大姨都拒絕了。大姐,那誰帶你呢?大媽(我奶奶)。我大媽好呢!喊我們都是乖乖肉!堂叔說他回來讀高中,每天奶奶總是這樣稱呼叔叔,喊他吃飯。我爸爸比大姨大四歲,小時候,兄妹倆總是打架,奶奶總是教育爸爸,你是哥哥,要讓著妹妹!我大媽就是菩薩!我奶奶姥姥好呢!你們知道我們姐弟為何如此有個性?因為我們都有幸福的童年。那裡有寵溺包容甚至有縱容,我們姐弟的個性得到自由成長。記得小時候,我喜歡睡懶覺。爸爸媽媽偶爾住家裡,晨起爸爸發現我堂哥堂姐都在屋後早讀,就喊我起床讀書。我是一萬個不願意,估計嘴裡還罵著,壞爸爸壞哥哥壞姐姐,早上要讀什麼書啊?上課聽聽就好了,笨蛋!乖乖肉,今天爸爸回來,佤家讀早書,明天他不回來,佤家就不讀啊!嗯!我終於笑了。於是我拿著書,到處看,就是不看書。菜花開了,掐個。撕去花瓣,裡面有類似水滴的東東,一嘗,好甜!於是我就玩起菜花。第二天早上肯定還是睡懶覺!啊,那你成績咋樣?叔叔問。優秀是必須的!聰明!我從小隻吃青菜葉子,不知菜梗,於是他們縱容我,老弟是我的接盤俠。鹹鴨蛋我只吃蛋黃,爺爺奶奶從來不批評不告狀!寬容的成長環境,造就了我們姐弟誰也不怕!大家都笑了。大姨繼續回憶,說小時候大姨跟奶奶睡,每天奶奶讓大姨去問吃什麼?吃飯,一半大米一半粟米,最差是山芋蘿蔔飯。一週有一到兩次吃肉。炒個青菜,燒個肉,我馬上去買肉。條件也太好了。大姨,誰吃大米誰吃小米?大媽吃小米,我們三個吃大米。那是50年代的農村啊!飢寒交迫食不果腹的時候哦!
接下來就是我的主場。我告訴長輩最近我們姐弟搞事的一幕幕,我媽媽微笑不說話。其他長輩都是當笑話,然後就是誇我,嘴厲害唄!我當面指出媽媽重男輕女,老弟有乾爸,我也要。媽媽不同意,而且還諷刺我。接著講媽媽住院,找護工的事情,他們也贊成這樣的做法。然後他們查點我家兒子,一切都好!堂叔問,慧兒,你今年多大?50。過了沒有?沒有!到時請我們嗎?不。我選擇去旅遊?又去旅遊!是的。非洲肯亞,這麼遠,多少錢?近四萬!這麼多!我窮人啊!現在開始像有錢人化緣。媽媽,還有你家兒子,一個人一個大紅包啊!最好直接為我旅遊買單!一個人出兩萬吧,作為對我傷害的精神補償!有道理!現在想想土豪應該至少出五萬補償,不一套房子加一掛車!
小弟弟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他現在就像豬一樣,吃啊睡,睡啊吃!堂叔不停的發問,他咋這麼苦?是的,比失獨家庭還苦!師父說這是因果報應,這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二姨說,說的對,你們大人種的因,果報在孩子身上!叔叔痛苦的說我承認。你們夫婦不信佛,你們不孝順,你們不會做人。一樣的祖宗,為何兩家財力大相徑庭?小姨,南山寺師父讓你帶孩子去楊州觀音寺找惟慧師父,咋說的?孩子不去。小姨,你平時不信佛,不禮佛,孩子肯定知道,所以他拒絕去。他不去,你們就沒有辦法嗎?慧兒,你幫幫他們。師父的話在耳邊想起,強按牛頭喝水,會被牛傷。我說這事有點難!叔叔問,就是去做佛事嗎?不是。師父是得道高僧,是心理諮詢師,請他與孩子溝通溝通。我們分享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