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章 屈原九問

朱元璋這卻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憤怒,更是為了那些,為了維護這種信念,而死的忠臣良將而憤怒。

當下他言辭激烈的說道:“豈不聞《正氣歌》有言,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這股正氣,顯化人間!”

“便是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這都是我華夏曆史上,千古難逢之忠臣。”

“你能安然生活在此,不被蠻夷統治,靠的正是這些忠臣們一代代前仆後繼。”

“你豈能如此奚落他們!”

這正是他最為憤怒的地方。

任以虛侮辱的不只是一種信念跟儒家,更是這些令人敬佩無比的忠臣們!

這已經不只是理念之爭,更是人品問題!

任以虛樂得逍遙自在,避世而居,這沒問題,但也不能如此侮辱這些千古忠臣!

可此時......任以虛卻是嗤笑一聲,搖頭說道:“這就是儒家奸詐的地方,非要將這些忠臣拉來,給自己臉上貼金。”

“將這些人的堅韌信念,扭曲成儒家對君主的愚忠,藉此欺騙世人,簡直無恥至極。”

“這是什麼意思?”朱元璋瞠目結舌的說道。

朱標也是都懵了,匪夷所思的看向任以虛。

在任以虛眼中...這些忠臣,竟跟儒家的理念不搭邊?

這是怎麼個意思......

而此時,任以虛只是淡淡的說道:“就說這《正氣歌》好了。”

“要知道,《正氣歌》作者乃是文天祥,當年他被蒙古人,囚禁在牢房之中,卻是堅貞不屈,絕不投降。”

“但忽必烈卻命已經投降的宋朝皇帝,卻勸說文天祥投降。”

“文天祥卻是拒絕。”

“按照儒家的理念,文天祥這可是在違背君主命令,不管怎麼看,都不夠忠心啊...”

“你能說文天祥真是儒家信徒?”

聽到這裡,朱元璋頓時瞠目結舌:“你,你這是詭辯......那是特殊情況!”

任以虛卻是一陣皺眉的說道:“狗屁的特殊情況!”

“事實就擺在那裡,你騙自己有意思嗎?”

朱元璋頓時也無言以對。

是啊,那真是事實。

可頓時他有些茫然,文天祥的堅貞不屈,肯定是對的,但他卻也違背了皇帝的意志。

以儒家觀念來說......他似乎應該留存性命,維護君主。

難道文天祥真不是個忠臣?

但得出這個結論後,朱元璋心中卻有種荒謬之感。

最終實在是想不通,不由得看向任以虛,極其不解的皺眉說道:“那你說這是怎麼個道理?”

“原因很簡單。”

任以虛不耐煩的說道:“在文天祥心中,有亡國跟亡天下兩種說法。”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

“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所以,朱家失了天下,也沒什麼,那只是朱家的損失。”

“只要再建立起一個漢人政權,不至於被蠻夷入主中原天下,就不算亡天下。”

“你啊,實在是將大明看的太重了!”

“當然,也許不能怪你,主要是儒家,將天下與國,混為一談。”

“實際上,天下與國,完全是兩個東西!應該分開討論!”

聽到這裡,朱元璋簡直瞠目結舌:“這,還有這種通理?”

此時旁邊的朱標也是一臉愕然,此論也是他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