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
但只怕元蒙之中,也不會有誰知曉,竟有外來大妖懂得汲取香火,竊居神位,讓蠻部在數十年之後,又有一尊新神。
原本紙包不住火,但駐軍不多,那妖神親自出手,盡數矇蔽,再由蠻部之人加以迷惑,這些年來倒是並未被元蒙發覺。
眼見今日的祭祀,頗為鼎盛,想來那妖神也十分重視。
祂之所以沒有親自去尋清原的麻煩,實則也是與此有關。
“祭祀……”
清原站在高處,遙望那遠方的部落。
那裡山峰色澤稍暗,漆黑而又隱約有些紅光,有著較為熾熱的氣息,瀰漫開來。
山外有部落痕跡,但見房屋寨子,延綿而去,滿滿一大片,遠不是蘇關出身的小小部落可比。
那暗色山峰,正是火山所在。
那山下即是蠻部。
但見部落規模,足能存下十萬人之多,放眼整個北方,這等人數眾多的部落,也是少之又少。
“未見妖神氣息,不過那個……就是原本火神的面貌了?”
清原早就從溫老和方明等四人口中獲知了一些事情,事後放了四人,自生自滅,而他本身,則來到了蠻部。
看著前方那座巨大神像,清原能夠感應到幾分熾烈的神力氣息。
神像高十二丈,通體石質,灰中透紅,乃是取火山之中的岩石所制。觀其面貌,宛如中年人,五官端正,氣度威嚴,而其身形也十分魁梧壯碩,正作雙手往上,託舉之狀。
火山時常噴發,而這尊神靈存在於人心渴望之中,乃是接火天君,於是雙手往上,寓意為接下災難之火。
蠻部供奉無數年的神像,早在數十年被打碎,當時引起蠻部強烈反抗,但都在血洗之下,盡數鎮壓。
而這一尊神像,乃是後來取火山岩石,悄然而制,平時掩藏起來,每當冬至,才將之請出,以作祭祀,堅定信念,恢復部落無數年來的……精神。
……
蠻部之外有河,寬二十餘丈,長達數里,流入湖泊。
而這河水的源頭,竟是起自於火山附近,前端河水稍顯溫熱,白氣嫋嫋,而隨著河流下去,水溫也就漸漸冰涼。
蠻部眾人匯聚有萬人之眾,人山人海,朝著河邊那尊神像叩拜。
有供桌,有牛羊牲畜,有臘肉魚乾,有瓜果野菜等等物事,比之於中土那等森嚴禮儀,略有不同,祭祀的物事,也顯得不同。
儘管儀式顯得粗糙,但數百上千的供桌,延綿成景,亦是頗為震撼人心,亦可稱得是壯觀。
萬人朝拜,這放在中土來,已是極為罕見的場面。
可是在蠻部,卻有些淒冷之感。
蠻部未被元蒙攻打之前,近十萬族人,誠心禮拜,並有周邊諸多萬人部落,千人部落,百人部落,俱都在蠻部威懾之下,敬拜火神。
在歷代以來,最鼎盛之時,蠻部火神的信眾,足有六十萬之眾,而這僅僅是某一個時期。在這樣一代又一代的鼎盛之下,在無數年的積累之下,蠻部火神……其神力之眾,也不知多麼浩大。
而現如今場面,比之當年,著實有些“寒酸”。
但是對於那尊新神而言,眼前便已經是難以想象的場面。
“快來了罷?”
清原看著那神像,上面並無神靈依附的氣息。
根據方明的說法,那神像為了避開元蒙軍隊所見,常年沉在水中,新神亦是屬火,故而不喜,另有藏身之處。
每當冬至供奉,祂才會依附到神像之上,以作顯靈,鞏固信眾的虔誠之念,避免多年未有顯靈,在元蒙逼迫之下,使得部落逐漸失去對於自家先祖供奉神靈的信念。
“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