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從貴族到帝王:高祖李淵的傳奇人生(上)

人志同道合,迅速達成了共識,開始秘密策劃起兵之事。然而,這些初期的密謀並未讓李淵知曉。為了促使父親下定決心,李世民巧妙地找到了晉陽宮副監裴寂尋求幫助。

裴寂深知此事的重要性,於是設計了一場迫使李淵同意起兵的關鍵行動。在一個夜晚,裴寂安排了一場盛宴,讓李淵飲酒至醉,隨後安排宮女侍寢。這一舉動成為了一種潛在的威脅手段——一旦起事失敗,這將成為李淵叛逆的證據。當裴寂向李淵透露整個計劃時,李淵最初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態度,但最終還是被迫同意了起兵的決定。儘管李淵表面上假裝反對,實際上他深知局勢已經非常緊迫,不得不趕快採取行動。

大業十三年(617年),鷹揚校尉劉武周在馬邑發動叛亂,自立為帝,並與突厥聯手南下圖謀天下。隋煬帝聞訊欲治李淵之罪,這使李淵感到恐慌。在緊急情況下,李世民建議立即行動。儘管隋煬帝隨後赦免了李淵,但他身邊的心腹們仍然鼓勵他起兵。於是,李淵以討伐劉武周和防禦突厥為藉口開始招募士兵,並暗中召回在外的兒子們準備起事。

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對李淵早已產生了懷疑,二人密謀借祈雨之名,試圖除掉李淵父子。然而,他們的陰謀卻未能得逞,反而計劃被李淵提前察覺。意識到危機迫在眉睫,李淵迅速採取行動,搶先一步發難。

李淵指控王威和高君雅勾結突厥,意圖不軌,並以此為由將二人囚禁。不久之後,當突厥果然發動進攻時,李淵趁機以叛國罪名處決了王威和高君雅,從而化解了眼前的威脅。

為確保北方邊境的安全並獲得外部支援,李淵派遣劉文靜前往突厥進行外交斡旋。劉文靜憑藉其卓越的談判技巧,透過謙卑的態度和豐厚的禮物,成功贏得了始畢可汗的支援。始畢可汗同意提供軍事援助,並與李淵建立了友好關係,這為李淵未來的軍事行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保障。

六月,隨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到來,李淵終於解除了後顧之憂。在兩位兒子的輔佐下,他接受了謀士們的建議,正式自稱大將軍,設立了一系列官職,並任命自己的兒子們擔任重要將領。為了贏得民心,李淵還下令開放倉庫救濟窮人,此舉贏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援。在他的領導下,這支隊伍迅速發展壯大,在短時間內人數便擴充套件至數萬人。

李淵的仁政與領導魅力吸引了大量志士前來投奔,軍隊士氣高漲,戰鬥力顯著增強。隨著力量的不斷壯大,李淵制定了入關奪取長安的戰略計劃。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他對時局的精準把握,也展現了他作為領導者的眼光與決心。

南下建唐

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五日,李淵率領三萬士兵在晉陽正式宣佈起兵。他們沿汾河谷道南下,表面上宣稱是為了尊崇隋朝,擁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突厥始畢可汗送來了千匹馬,並且原西突厥特勤阿史那大奈也率兵支援李淵。

當李淵的軍隊到達賈胡堡時,遇到了隋朝代王派來的兩路阻擊:宋老生帶領兩萬精兵駐紮在霍邑,而屈突通則帶著數萬人守衛河東。此時正值秋季多雨季節,道路泥濘難行,加上軍糧短缺,李淵的軍隊前進受阻。外界還有傳言說突厥和劉武周將要襲擊晉陽,因為劉文靜還在突厥未歸,大家對這些訊息真假難辨。

面對困境,李淵召集將領們商討對策。裴寂等人建議退回晉陽,保護基地,再圖後舉;但李建成和李世民堅決主張繼續前進。經過深思熟慮,李淵決定聽從兒子們的建議,繼續進軍。

八月,天氣轉晴,糧食也從太原運到了前線。李淵隨即指揮部隊進攻霍邑。戰鬥中,李淵用計分散了宋老生的注意力,讓他的軍隊離開了城門約一里多地佈陣。然後,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繞到敵軍背後,堵住了東門和南門,切斷了宋老生的退路。

與此同時,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