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片酬都會大幅提升。
劉滔感覺這就像是一場戰鬥,作為士兵,她不能退縮。
第二天,她來到拍攝現場,繼續《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拍攝。
由於心情激動,昨晚沒有睡好,臉色顯得疲憊,這是一部家庭劇,講究生活化,不會給演員畫濃妝。
劉滔在鏡頭裡的狀態不太好,表現不盡如人意。
面對這種情況,負責任的導演會和演員說戲,調整狀態,也有導演會罵演員。
有的導演則用另一種方式處理,不給演員正面鏡頭,就算這個演員在說臺詞,也把鏡頭對著另一名演員。
或者只拍這個演員的側面和背影。
等到電視劇播出的時候,演員就知道表現不好的下場了。
正面鏡頭少意味著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怎麼紅的起來。
這是一部群戲,給誰的鏡頭多或少並不明顯。
陳常樂今天特意來到現場,想看看劉滔的潛力在哪兒,為什麼林子軒能看出來,他卻什麼都沒發現。
在影視圈摸爬滾打二十幾年,他自認眼光不錯,發掘了不少演員。
這些演員沒有在全國大紅大紫,可在粵省還是小有名氣,深受觀眾的喜愛。
看了一會兒,陳常樂暗自搖頭。
今天劉滔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犯了不少低階錯誤,沒學過表演的演員就是這樣,不夠專業,過於情緒化。
一旦受到外界的影響,就沒有狀態了,專業演員很少這樣。
想起林子軒和劉滔只見過一面,他覺得自己明白了什麼。
不是說劉滔有多大的潛力,只是林子軒對她有印象,想起了有這麼一個人,就讓劉滔去試鏡,多一種選擇。
這麼一來,陳常樂心理平衡了。
拍完這一天的戲份,他和劉滔談了談,詢問了劉滔的想法。
此時劉滔已經決定前往京城發展,陳常樂假意挽留了幾句,鼓勵她到京城好好演戲,有空回花城看看。
演藝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又沒什麼矛盾,好聚好散。
說不定哪天劉滔走紅了,成了大明星,陳常樂還能說劉滔是他挖掘的。
編劇給劉滔安排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她扮演的角色出國深造,留下懸念以後有機會的話還能安排回國。
八月初,劉滔結束了《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拍攝,和劇組人員告別。
她收拾好行李,坐上火車,離開了生活幾年的花城。
躺在臥鋪車廂裡,望著車窗外匆匆而過的風景,不由得浮想聯翩。
劉滔沒有去想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如何生活,也沒有去想試鏡的時候如何和那些專業的演員競爭,她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當兵時候的往事。
那年她十六歲,和母親一起走過金陵長江大橋。
她指著一輛紅色的轎車對母親說,等長大了我要買一輛一模一樣的車子。
那是一輛最新款的桑塔納轎車,要十幾萬,她不知道多少錢,只是剛剛踏入社會,對車子好奇,對一切都覺得好奇。
她現在已經不對轎車好奇了,但還有很多的東西她不瞭解,想去嘗試。(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六章 電話
八月的京城,空氣中還帶著一絲燥熱。
劉滔出了火車站,攔了一輛計程車,前往預定好的酒店。
她拍了幾部廣告片,還拿到了電視劇的片酬,雖說不算富裕,但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用委屈自己。
和那些剛剛北漂的演員相比,她的情況要好得多。
至少已經參演過一部熱播劇,還有一個試鏡的機會在等著她。
京城的計程車司機喜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