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看。總體來說,沿海一些部落與我們有過接觸,只要用武力進行震懾,他們多半不敢抵抗,不過以後是不是誠心歸服就難說了。”
“能不殺就儘量不殺,畢竟地這麼多,總是要有人來種的,讓他們當農奴給我們種地也不錯。如果是桀驁不馴的,那就怪不得我們下狠手了。總之,一個人不服,就殺一個,一個部落不服,就殺光一個部落,我不看過程,只要服從。”
“屬下明白,請大總統放心,我軍一定會鎮攝住當地的土著。”參謀長保證道,不過坐在萬磊下首的道士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想說什麼,卻又不敢開口。
萬磊揮了揮手,示意參謀人員退下,這才對那道士道:“李道長,您是不是覺得萬某太過殘忍啊?”
那位道長姓李,叫李鎮天,道號赤松,是赤心赤誠等人的師兄,這一次被來隨軍,手下還帶著幾十個道士,主要目的是隨軍進入小琉球佈道,以後還會是小琉球教區的主教。所謂出家人有好生之德,自然不喜歡看到殺戮之事。
“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多造殺戮恐有違天和,還請陛下三思。”赤松道長低聲道。
“上天確有好生之德,但是我不是上天,我是大華民國的大總統,我只該有好民之德。我只希望那些土著有自知之明,乖乖地降服在我華夏文明之光下,只要是我大華民國之公民,我自然愛之如子。如果他們負隅頑抗,我定滅殺之。作為此地將來的主教,李道長要勤於勸民歸化,這樣自然就能少去很多血光之災。”萬磊淡然道,壓根就不以大屠殺為意。
因為,萬磊知道殖民,顧名思義就是滋生萬民之意,直白的來說,就是把別人的家園佔下來,讓自己人來居住。這看起來或許十分野蠻,不過這個世界是叢林世界,誰強誰就能四處殖民,誰弱誰就該滅亡。
幾千年以前,炎黃部落只是佔領黃河流域,現在華夏文明擴張到了整個中原地區,就是長期殖民的結果,如果一味地仁義道德,華夏文明早就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弱肉強食,這就是生物界最通行的法則,人類社會也不例外,沒有對錯,只有適者生存。萬磊站在大華民國的立場上,不會設身處地地去為小琉球的土著們著想,只想怎麼樣才能最快最省力地把那些土著趕走,把小琉球給佔下來。
第426章 大殖民時代(七)
一萬海軍,一萬海軍陸戰隊和兩萬多陸軍,近五萬的兵力,水陸齊進,攻入土著盤踞的小琉球島,那真是快刀殺雞,一路上摧枯拉朽,無可抵擋,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就從島南一路殺到島北,大軍所過之處,土著部落降的降,逃的逃,鮮有抵抗者。
掃蕩土著的同時,北平軍也在各地設立據點,建立殖民地,沿海就建立了臺南臺中臺北三個海港基地,同時也在險要之地建立起軍事要塞,擋住了山地人下山的路線,以保證平地地區的安全。
把地佔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圈地,入琉球的官兵,按軍功第人分到一百畝到五百畝地不等,一下子就划走了近十萬頃地,不過琉球島的平地有近好地近四百萬頃,除掉劃給軍隊的,還有近三百萬頃。
這三百萬頃地,萬磊當然不會自己佔,實際上,萬磊沒有佔過一畝地,因為他知道,現在大華民國已經開始步入工業化社會了,投資耕地實在是不如投資辦實業來錢快,而且隨著殖民程序的加快,土地最終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這些地萬磊不私佔,但是也鼓勵百姓認購。這三百萬頃地被劃成三十萬塊,每塊以十銀元的低價公開出售,如果是退伍軍人,那更是半價。一時間,大多數退伍軍人都花錢買了地,並舉家遷移到琉球島上去安家落戶。
其實,北平軍海陸兩軍現有五十餘萬人,按照兵役法,每年會退役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今年就會有五萬人退役。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