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白衣山人李泌(3)

猜測唐德宗有改立舒王李誼為嗣的意圖,便說:“陛下有一個兒子(指李誦)卻懷疑他,想要立弟弟的兒子(指李誼),臣不敢用古例爭論。再說十王宅的叔父們,陛下是如何對待的?”德宗驚訝道:“你怎麼知道舒王不是朕的兒子?”李泌回答:“陛下過去為臣說過這事。陛下有嫡子卻要懷疑,那弟弟的兒子怎敢為陛下所信任?”唐德宗聽了不滿,語帶威脅地說:

“你違背朕的心意,難道不顧及你的家族嗎?”李泌回答說:“臣已經衰老了,位居宰相,因諫言被誅,是我的職分。假使太子被廢除,他日陛下後悔說‘我只有一個兒子卻被我除去了,李泌不勸諫我,我也要斬了你的兒子’,那麼臣就絕後了。雖然臣的兄弟有兒子,但他們的祭祀不是我該享受的。”說罷便嗚咽流涕,接著又說:

“昔日太宗下詔:‘太子無道,藩王窺伺太子之位的,二者都應廢黜。’”陛下對太子生疑而稱讚舒王賢明,他能沒有窺伺太子之位的想法嗎?如果太子有罪,請求廢掉他而立皇孫,千秋萬歲以後,天下還是陛下的子孫所有。何況郜國公主被女兒妒嫉,而蠱惑太子,陛下怎能因妻子的母親連累太子呢?”李泌在唐德宗面前爭論數十次,始終堅持己見,德宗才醒悟,太子李誦“乃得安”。接著李泌又提出唐肅宗與唐代宗父子恩怨之間的往事,道說:“陛下不記得建寧王的事情嗎?”德宗說:“建寧叔確實是冤枉的,他的不幸是因為唐肅宗性子太急了。”

李泌繼續進言:“臣昔日為了此事而辭職歸隱,曾發誓不再靠近天子身邊,不幸今日又擔任了陛下的宰相,再次目睹此類事件(指太子被誣陷)。往昔先帝(德宗之父代宗)心中常懷憂慮恐懼。臣離朝辭謝時,曾誦讀《黃臺瓜辭》,肅宗因此悔悟而哭泣。”(《黃臺瓜辭》乃章懷太子李賢所作,武則天掌權時,屠殺李唐宗室,李賢自感難以倖免,故而創作此辭)。唐德宗聽聞此言,終於有所觸動,但仍問道:“我的家事,為何你要如此極力干涉?”李泌回應:“臣現今獨擔宰相重任,四海之內,但凡‘一物失所’,罪責皆歸於臣。若坐視太子蒙受冤屈而緘默不語,臣的罪過便大了。臣甚至願以整個宗族的性命擔保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