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一下,卻沒有想到西夏軍來的這麼快,似乎早就知道莊元帥要離開,絲毫不給我們準備的機會就攻打明山”。
周捷大吃一驚,失聲道:“莊元帥離開了,十年了莊元帥從來沒有離開過雁門關半步,為何突然會離開”。
林毅嶽道:“這其中牽扯到朝堂之事,不必去管,做為一個軍士,我們只要盡保家衛國的責任,不讓外族踏入中原一步”。
其中一名三十多歲的將領出列,“林元帥,末將願帶部下一萬兵馬火速支援莫將軍”,此人乃是林毅嶽的侄子林驍勇。
林毅嶽擺了擺手,給他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意先明而軍再行,此刻,我們對西夏軍的動向還不明確,若急躁出兵,敵軍突然改變戰術,豈不勞頓士兵,不出則已,一出就要一擊奏效,西夏軍處於主動,我們是被動可不能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周捷急道:“副帥,可是明山西夏軍大兵壓境,一萬二千人對三萬人,就算利用明山有理地形,實力相差懸殊,莫將軍危矣”。
林毅嶽道:“周捷你不必擔心,我已經派蘇、方兩位將軍各帶一萬兵馬隱蔽在明、峭兩山三里之外,隨時等待我的命令,這是一隻奇兵,等西夏軍放鬆警惕之時,趁其不備殺出”。
周捷鬆了一口氣,原來林元帥早就未卜先知,林毅嶽似乎看透他的心思,道:“這是莊元帥臨時走安排的,卻不是我未卜先知”,問道:“峭山有多少兵馬駐守”。
一名軍師出列道:“八千人,峭山地形陡峭,比明山更為易守難攻,只是因地形原因,水源不足,取水難度較大,不方便駐守大軍,八千人已經是極限”。
林毅嶽問道:“西夏軍為何不攻打峭山而選擇明山呢?”
那軍師道:“峭山地形陡峭,就算西夏軍帶五萬兵馬來攻,也是有兵難用”。
林毅嶽問道:“若是西夏軍不攻而圍,斷峭山水源,不出一日,峭山駐衛軍便渴死,除非衝下來與西夏軍決一死戰而無第二條選擇”。
軍師道:“峭山取水之處乃是峭山駐衛軍後方,明、峭兩山之間的山谷狹隘,我們在兩旁設有崗哨,只需一千兵馬就能將西夏大軍阻在山谷之中,到時候明,陡兩軍再從兩翼,背後包抄將其困住,到時候西夏軍就是有十萬兵馬,也必活活困死在山谷之中”。
林毅嶽道:“西夏軍會這麼笨嗎?兩國征戰多年,誰都知道要攻雁門關,必先取明,峭兩山,兩山一失,雁門關才會門戶大開,若不是兩山遠離城關,飲水食物是個難題,莊元帥早就將鎮西軍全部駐紮在兩山之中,兩萬人啊,雖然只有兩萬人卻拖的我們鎮西軍喘不過氣來,可這重要的地理位置卻不能不守”。
在座諸人都知道,明,峭兩山後勤供給都是由雁城運輸過去,每天光要解決兩萬人的衣食可以想象是一件多麼浩大的任務,山頭地溼,不便存糧,且無雜食可圈養牲畜,若不然這樣重要的地理位置何故才駐紮兩萬軍士,林毅嶽不止去過兩山一次,那裡的環境可以說惡劣到極點卻沒有人向他抱怨一句。
周捷道:“副帥,西夏軍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借道明山,再圍峭山,進而大舉進攻雁門關”。
林毅嶽道:“傳我命令,從方將軍處抽出五千兵士由副將楚如世帶領與
蘇將軍匯合,隨時支援明山,方將軍原地駐守隨機應變,一旦峭山受侵,即刻救援,且勿打掃驚蛇,讓西夏軍知我後援已到”。
西夏軍軍帳之中,當中坐著一個五十歲的男子,此人正是莫沉熙口中的賞羌。
一位將領道:“到目前為止,我們隱蔽的戰略還未被發現,鎮西軍以為我們要攻打明山,卻不知道兀南將軍已經悄悄潛入峭山十里之外,待鎮西軍援兵一到明山就發動進攻”。
賞羌一臉決然道:“不,我們是要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