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醫道之辯:中西醫的碰撞與交融

一日清晨楊稚鳳做好早餐,像往常那樣等晨練的丁俊暉吃飯,左等右等卻不見蹤影,著急出門尋找,發現暈倒在地上的丁俊暉。丁俊暉病倒的訊息傳開,很多在外國的朋友都希望他出國到醫療發達的西國家治療,而楊稚鳳認定中醫博大精深,治療在國內最安全有效。於是引發一場激烈的辯論。楊稚鳳堅定地站在了丁俊暉一邊。她相信中醫的智慧和療效,決定尋找一位資深的中醫大師來幫助丁俊暉治療。經過一番努力,她們找到了一位名叫李逸塵的中醫大家。

李逸塵仔細診斷了丁俊暉的病症,制定出針灸治療方案。而此時,丁俊暉的幾位外國醫生也帶著先生的醫療裝置乘專機抵達這裡,他們的到來使這場救治充滿了緊張氣氛。

在那間佈置典雅的客廳裡,氣氛卻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楊稚鳳滿臉焦急與堅定,而幾位從國外趕來的丁俊暉的朋友則帶著不容置疑的神情,一場關於丁俊暉治療方案的中西醫文化交流辯論即將拉開帷幕。

其中一位名叫大衛的外國友人率先開口,他操著一口流利但帶著些許生硬的中文說道:“楊女士,我們都知道你很關心丁,但你必須清楚,在西方,我們的醫療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像丁這樣突然暈倒的情況,在我們的醫院裡,可以透過最精密的儀器進行全面檢查,從腦部的核磁共振到心臟的各種監測裝置,能夠迅速準確地找出病因,然後制定針對性極強的治療方案,比如採用最新的藥物療法或者先進的微創手術。而中醫,那只是古老的經驗醫學,缺乏科學依據,你不能拿丁的健康去冒險。”

楊稚鳳微微皺起眉頭,毫不示弱地回應道:“大衛,你這樣的觀點太過片面。中醫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觀念,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臟腑經絡相互關聯。丁的暈倒,在中醫看來可能是氣血不暢、臟腑失調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中醫的診斷方法雖然不像西醫那樣依賴冰冷的儀器,但望聞問切同樣能夠精準地把握病情。就拿脈象來說,經驗豐富的中醫透過脈象就能察覺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這是西醫儀器所不能替代的。”

另一位叫露西的女士緊接著說道:“楊,你所說的這些太玄乎了,脈象能比得過心電圖、腦電圖嗎?還有中醫的那些草藥,成分都不明確,怎麼能確保有效並且安全呢?在西方,我們的藥物都是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精確地知道其藥理作用和副作用,這樣才能放心地給病人使用。”

楊稚鳳輕輕嘆了口氣,說道:“露西,你不懂中醫的博大精深。中藥雖然成分複雜,但它們相互配伍,協同作用,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經典的方劑‘小柴胡湯’,它由多味中藥組成,在治療少陽證等病症上有著卓越的療效。而且中醫在用藥過程中會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進行調整,講究辨證論治。不像西醫,往往是一種病對應一種藥或者一種治療方案,忽略了個體的特殊性。”

這時,一直沉默的約翰開口了:“楊女士,就算中醫有它的獨特之處,但在急救方面,西醫絕對是佔據優勢的。丁暈倒的時候,如果是在西方的醫院,馬上就可以進行急救處理,吸氧、注射急救藥物、進行心肺復甦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迅速展開,能夠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而中醫在急救上似乎並沒有這樣一套成熟有效的體系。”

楊稚鳳沉思片刻後回答道:“約翰,中醫在急救方面也並非毫無作為。例如針灸,在某些危急情況下,針刺人中、內關等穴位可以起到醒腦開竅、回陽救逆的作用。古代中醫在戰場上也有運用中藥和針灸等手段搶救傷員的記載。而且中醫的急救理念是在整體調理的基礎上爭取時間,後續再進行全面的康復治療,這與西醫的急救後再觀察治療並不矛盾,反而可以相互補充。”

大衛又反駁道:“可是楊,我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