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 鹽梟被滅

,殊不知,這次盡滅鹽梟,無疑是加劇了自己暴露的腳步。

縣令與那些參與販賣私鹽之人,在看到這則通告之後,無不如坐針氈、戰戰兢兢!他們深知,這一紙公文就如同一把高懸頭頂之上的利劍,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落下,讓自己成為刀下之鬼;又似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他們緊緊籠罩其中,令其無處可逃!

此刻的他們,整日提心吊膽,惶恐不安,生怕哪天東窗事發,遭到嚴厲的清算和報復。於是,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們都活得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到了極點。每說一句話,每行一步路,甚至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要反覆思量,唯恐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馬腳一露,項上人頭便和大地直接親吻。

包拯在收到長青通告之後,心裡暗暗有了一定的猜測,只是暗道:“好狠的心啊!”

按著大梁律令,販賣私鹽雖然是重罪,但罪不至死,而那位背後之人,就這麼以莫須有的罪名送走了如此多的人命。

視人命如草芥,豈能為國之高層。包拯對待任何犯人,都是按章法律令定罪,不敢絲毫誤差怠慢,像這種藐視國法之人,必定被包拯記在小本本里。

梁山命案,由於證據不足,兇手全部自殺,資訊量極少,包拯也是沒有任何辦法,深知這是背後之人為了留他在這裡,而設定的詭計。

一番思考之後,便以兇手可能逃往長青為由,向蘇軾遞交文書,說是去追查兇手,實則是要回到宋梁身邊,從長計議。

蘇軾見文書之後,想也不想直接就同意了,因為宋梁給了包拯便宜之權,在牽扯到辦案的事上,一切以包拯的言行為準。

為了自身的安全著想,包拯此行帶上了關羽,為自己護航。經過幾日舟車勞頓之後,上家的眼線看著包拯進入了長青地界,並在縣衙安置。

此時縣令還未找到,不知所蹤,整個縣衙群龍無首,亂糟糟的。

衙役們見包拯來了,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圍著包拯彙報最近長青境內發生的事。

宋梁得知包拯抵達長青縣衙之後,也是第一時間來找包拯。

:()水滸之風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