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
那是彷彿遠古而來的橫亙之意,墨家古來多有訓:兼愛、非攻、節用、明鬼、天志、尚賢等等等等。而其中與墨家後世武道直接相關的便是那“非攻”。
墨家之攻,在於非攻,而非攻之極,便是天下極利之攻。
很多人不理解問題在講“非攻”的墨家是怎麼在武道上取得如此的成就,詭兵門清楚,四方山同樣明白。
易劍感受到了對方守極而轉攻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卻依然一臉平靜,因為這是他的自在,獨享的大自在,不受外力所擾。
墨行的刀再次出手,淨仙刀上的煞氣盡數與墨行融為一體,那份守極而成的巨大能量隨著淨仙的前進層層疊加,彷彿一座千百年來不斷構築著防守這能的雄城拔地而起,挾無窮手段撲向它的對手。
易劍平靜地提起手中劍,翻腕間墨雪再次脫手而出。只是他這一次出手並非先前那一記“吾自在”。易劍的手依然保持著遞劍前出的姿態,五指微微收攏,墨雪初離手時的細微顫抖隨之消失不見,這一劍自人間來,恍若千萬人同時握柄發力。
經過萬千雙手的握持和修正,這一劍去得中正至極,自北而來,帶起風雪同至。
寒意撲面,墨行能感覺到手中淨仙刀上正在層層疊起的巨力開始受阻,能感覺到對方這一劍明明看起來中正規矩之極,卻偏偏內裡自在至極。而這種自在正是破壞著源自墨行刀上那座“雄城”千百年來構築而成的規矩,這些規矩是墨行這一刀力量的源泉。
千萬人皆自在,實為大自在,誰人敢說大自在並非一道?
墨行不會去評論易劍的大自在,但她也有自己固守的底線,那是墨家弟子永遠不改的初衷。
非攻,攻非攻,非攻而攻。墨行刀勢微頓,復進,再頓,復進。瞬息的動作因為墨雪的寒意似乎變得無限清晰,每一次運動都清清楚楚。那座“刀中雄城”開始釋放它的規矩,一道道積累多年而成的防守手段反過來變成最犀利的進攻,隨著墨行中手“淨仙”的頓與行去告訴它的對手,什麼是規,什麼是矩。
自在。
規矩。
兩種似乎永遠無法相容的存在,今日剛好得了機會進行一次武道上至高程度的廝殺。
易劍虛握的右手再度收緊,墨雪因為對面那柄淨仙上的傾城之力而開始的細微顫抖消失不見,同時這柄通體漆黑的神兵突然間變了方向,有些隨性的一抹卻如攀城而上的攻城士兵,瞬息間繞開了諸多的防禦手段,意圖直接衝入這城中,直搗黃龍。
墨行刀隨劍走,她手中這座移動的雄城有著無窮的防禦手段,一個攀附於城牆之上的小小士兵又怎麼可能真正攻破一座雄踞千年的堅城?
拖時間?
易劍突然間明白了對手的意圖,面無表情地邁開步子,不過他的方向似乎並不太準,因為這一步邁出的方向並不是墨行所在的方向。
淨仙刀翻而砸落,同為仙人境的墨行知道易劍想幹什麼,她不能讓對方做到,所以要儘快擋開眼前的墨雪。
刀劍相磕,神兵與其操縱者留下的所有的一切開始釋放它們原本的威力。
一聲充滿了金屬摩擦聲的尖鳴從淨仙與墨雪之間發出。墨行看著眼前那個握住了墨雪劍柄的男人,知道自己上了他的當。
易劍剛才那一步看似是要去到張雲等人身邊助他們離開,實際上卻是半路扭轉之後直接搶到了刀劍相交之後一把握住了墨雪的劍柄。
當千萬之手的握持讓這一劍一刀的交迸處在一種微妙的平衡,那麼易劍突然握上來的這隻手就是打破這種平衡的關鍵。
一眼望儘自在,人自在,動物自在,風自在,水自在,大地自在,世間自在。
易劍的第三劍隨著他再一次握住墨雪的劍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