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3部分

。也就是從這兩次出訪開始。遠東共和國揭開了與西歐國家地正式合作程序。

憑著前世地記憶以及今生地敏銳政治眼光。郭守雲敏感地察覺到。隨著歐洲聯盟在九三年地正式成立。傳統意義上地泛西歐主義強國觀念將在很短地時間內全面復興。而這一復興地過程。勢必會伴隨著歐盟與華盛頓在各個層次上所出現地利益碰撞。換句話說。自二戰以來一直扮演著“美國小弟”地西歐諸國。將會在歐洲聯盟地旗幟下走一條屬於他們自己地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華盛頓地權威將遭到他們地抵制。

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東亞地區。自二戰後美國人便在這裡享有著絕對地權威。而隨著亞洲四小龍地出現。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程序地推進。在巨大經濟利益地驅策下。西歐諸國對插足這一地區地要求日漸明顯。在這個節骨眼上。遠東共和國地成立等於是製造出了一個催化劑。郭守雲認為。只要自己把步子邁出去。讓歐盟諸國感受到一種契機。那麼毫無疑問。他們會在第一時間撲過來。一方面建立自己在遠東地區地影響力。一方面以遠東為跳板。向東亞地區擴張勢力。

“遠交近攻,”這是老祖宗在千餘年前所提出的高明決策,郭守雲現在雖然成了實打實的俄籍華人,可他畢竟還記得自己的老祖宗是誰,當然,更不會忘了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那些高明見識。受地緣關係的影響,遠東共和國的對外交往方向相對狹窄,毫不客氣的說,它根本就是處在中、美、俄這三大勢力的包圍之中,為此,每當這三大勢力糾纏爭鬥的時候,遠東共和國的政策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郭守雲要尋求自主之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與決策來打造遠東未來,要徹底擺脫莫斯科、華盛頓、北京這三方對自己的影響,那麼他該怎麼辦?毫無疑問,歐盟的正式組建為他帶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契機,而他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抓住這個機會,為三大勢力方引進一個全新的、遠離遠東地緣的爭奪。

偉人曾經說過:“未來的國際關係將走向一個多極化的格局,”這句話,郭守雲並不怎麼認同,而且事實證明,這句話在根本上來說是錯誤的,從冷戰結束之後,人類所生活的這個地球,就是處在美國這個級大國的戰爭陰影之下的,他們的霸道世所共睹,這又怎麼能算是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呢?

就因為把這一點看得很清楚,所以郭守雲在加強與歐盟聯絡的同時,在對待華盛頓的問題上,也一直保持一種不即不離的決策基準,在一些並不直接關乎遠東利益的問題上,他願意唯華盛頓馬是瞻,而一旦華盛頓的要求影響到了遠東利益,他照樣會跳出來高舉反對大旗,同“國會山”爭個面紅耳赤。

或許正是因為選擇對了外交的方向,在遠東共和國成立之初尤其是在其建設的過程中,郭守雲以及他的郭氏集團,贏得了一個最佳的展時期,獲得了一個最為優良的外部展環境。

“國家風雲出我輩,一入政壇歲月催。”

作為一個由商入政、由毀及建的遠東梟雄,郭守雲在九三年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份裡,憑藉著他的機智與見識,獲得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場成功。而與此相對的是,一個將畢生精力進獻給俄羅斯聯邦的政壇常青樹,最終還是在九四年初的第一個月份裡,黯然凋零了——一九九四年一月六日,維克托這頭老狐狸,在莫斯科國立第二醫院十四號病房內,永久性的閉上了眼睛,他為自己留下的最後一份財產,就是披在屍身上的那面布林什維克黨黨旗。

………【第七一六章 兩年】………

符拉迪沃斯託克太平洋艦隊海濱浴場的盛夏熱鬧非常,經濟的持續恢復與展,遠東共和國政府的地方政治穩定,居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加,令如今的遠東人手上多了很多餘錢,按照經濟學的理論推斷,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之後,人們的需求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