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章 為臣者忠心耿耿,為何都是如此結局呢?

朱元璋獨坐御書房,手中的奏摺被他輕輕擱下,目光卻久久停留在天幕中揭示的一切。

那雙曾經威震四方的眼眸,此刻滿含複雜情緒。他的眼中透著痛惜,也透著幾分無奈。

“于謙之死,雖非朕所見,但這因果,卻源自於朱祁鎮的無情算計。”

朱元璋的聲音低沉,似自言自語,卻又像是在對後世子孫告誡。

他緩緩起身,踱步於御書房中,腳步聲在空曠的房間中迴盪。

而他的目光投向窗外,無數過往浮現在腦海中。

他深知,權力的鬥爭中,忠臣難求,而一旦遇到,便如稀世之寶。

“若於謙不死,文臣勢力便不會就此罷手。”

朱元璋喃喃道。他對權力的掌控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朱祁鎮如此行事,並非毫無緣由,而是出於自保。然而,這卻犧牲了整個大明的根基。

“若我朱家還能見到于謙,必當厚報,此人之功不可磨滅!”

他仰天長嘆,聲音中滿是深沉的惋惜與無奈。

他雖冷酷嚴厲,曾以鐵腕治國,卻也懂得忠臣之重。

于謙這樣的能臣,竟甘願捨身取義,這份忠誠,他自問也難以企及。

朱元璋緩緩坐下,伸手拂過桌案上的茶盞,久久未語。

心中那一抹愧疚與敬意,彷彿穿越了時間的長河,化作了一聲嘆息,迴盪在寂靜的御書房中。

即便冷血如朱元璋,也難以忽視這份無私之忠,亦忍不住心生敬意。

天幕聲聲揭露著真相。

【土木堡之役後,朱祁鎮折損眾多武將,致使武事日衰,文臣勢力愈強,難以制衡!】

【于謙功高震主,其威名卓著,豈不令朱祁鎮晝夜憂懼,寢食難安?!】

【從龍之功固不可磨滅,但不除于謙及其黨羽,則朱祁鎮終難完全掌握朝局!!】

【若徐有貞輩,雖與于謙初無宿怨,然利害之爭終使彼等與于謙對立,終究不可調和!】

【尤有甚者,于謙忠誠無雙,雖人皆敬仰,而於朱祁鎮則成慚愧之源!】

【每一覿面,則舊敗之辱油然而生,積恨深重,不能釋懷!】

【于謙之死,表面似偶然而至,實則權謀爭鬥之所趨,非一人一事所能挽回的!!】

天幕落下,宛若一場無聲的審判。

“哎……”

這聲嘆息輕若遊絲,卻似迴盪在天地之間,凝聚著千年悲涼。

他們深知,于謙的隕落不僅因功高震主,更因其存在令主上難堪。

在帝王之道的無情邏輯下,他的結局早已註定,無論如何忠誠耿直,最終都逃不過被時代和權力所吞噬的命運。

“為臣者忠心耿耿,為何都是如此結局呢?”有人低聲喃喃,不解中帶著悵然。

“這便是帝王之術,”另一位沉聲道,“帝王家最忌權臣功高,他們的榮耀永遠不能超越皇權的威嚴。”

話音未落,便有更多的低語在虛空中迴盪,他們的聲音夾雜著憤慨、不平,卻又帶著無可奈何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