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此等功績若不表彰,朕良心難安啊!

重,目光銳利,緊盯著天幕,目不轉睛。

“十畝地,每年的收成不過四十石。”

這意味著,大秦的糧食畝產量約為四石。

一石等於十四公斤,換算下來,大秦的畝產約為一百斤左右。

儘管各地土壤和稻種有所不同,導致了產量有所波動,但總的來說,大秦的一畝地約一百斤的糧食。

而現在,始皇心中震撼無比。

“這太驚人了!後來的雜交水稻,竟然是朕大秦的十二倍產量!”

始皇緊緊握住拳頭,內心翻湧。

他不禁開始幻想,如果大秦的產量是畝產一千兩百斤,那麼他每年東巡做什麼?

這天下,百姓吃得飽,誰還敢造反?

大唐。

李二同樣目瞪口呆。

他明白了“天南二號”的驚人產量。

畝產一千三百斤!

這是何等的恐怖數字!

大唐與大秦不同,大唐的畝產大約是五十多石。

但每石換算為四十三公斤,畝產大約為一百五十斤。

而天南二號的畝產量幾乎是大唐的十倍,這樣的產量,怎能不令李二心生羨慕?

“朕一定要為糧神立廟!!”

“此等功績若不表彰,朕良心難安啊!”

李二激動不已。

大明。

朱元璋愣住了。

大明在過去幾十年間,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糧食產量大幅提升。

特別是雙季稻的推廣,使得大明的糧食產量有了飛躍。

大明的畝產已經達到三百斤左右,這在當時算是極高的水平。

然而,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糧神培育出的“天南二號”竟然達到了驚人的一千四百斤每畝!

這一數字令他心頭震撼,無法平靜。

他看著天幕,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

從大秦的畝產一百斤,到大唐的畝產一百四十斤,哪怕是增加的只有四十多斤,花費的卻是八百五十八年的時間!

而從唐朝到明朝,糧食產量翻了一番,五百多年過去,增長依然緩慢。

乾隆的臉色沉重,他沒料到雜交水稻的產量竟如此驚人。

他臉上難掩尷尬,皺眉說道:“這雜交水稻,確實有點不同尋常。”

“不過這才提升了四倍,龐大人口,也不可能沒有餓死的百姓吧?這話未免也太誇張了。”

然而,乾隆話音未落,天幕卻繼續宣佈。

【“天南二號”畝產六百公斤,證明了雜交水稻的高產能力,而這一切才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