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
曹操緩緩開口:“在當時的形勢下,武安君將俘虜坑殺,倒也合乎情理。”
“寧教我負盡天下之人,絕不容許天下之人負我!!!”
他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強烈的威嚴與霸氣。
從前的曹操,心中尚存仁心,可結果卻教會了他一個道理。
在這亂世,光有善意是毫無用處的,唯有踏著屍骨殺出血路,方能稱雄稱霸!
他的目光中透出冰冷的決意,一種壓迫感瀰漫在空氣中。
【白起,秦郿縣人,出身之說,史無明載!!】
【後世根據傳聞,推其名曰“公孫起”,疑出秦公族!!】
【然史文未明記之,雖有此疑,但白起一代,已淪為平民!!】
【其少時經歷,寥寥可考!】
【昭王十四年,魏冉薦白起為將,伐韓國新城!!】
【此乃白起首統軍旅,戰於疆場!!】
【雖新城堅守,白起銳謀善戰,一舉攻克,旗開得勝!!】
【未幾,韓魏兩國調三十二萬大軍,圍秦軍,欲盡殲之!!】
【凡常將者,必固守待援,不與爭鋒!!】
【然白起誌異於人,毅然決戰,遂成“伊闕之戰”!!】
【一戰之間,大破韓魏聯軍,斬敵十六萬,連奪四城!!】
【自此,白起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秦昭王乃封其為君,成為非宗室之首封將領!!】
【其後戎馬三十七載,徵六國,破強敵,功勳顯赫,震懾諸侯!!】
【六國將帥聞其名,莫不惶恐,皆有共識:不可與白起正面交鋒,爭鋒者必敗無疑也!!】
【白起之名,遂為天下所畏懼!!!】
眾武將聞言,目光中燃起無比的崇敬,那是對功勳卓著的白起由衷的仰慕。
秦國的軍功爵制早已深入人心,軍功與榮耀息息相關。
白起以平民之身,在血與火中崛起,成就了足以令萬千人豔羨的傳奇。
他以手中長劍開疆拓土,憑胸中雄略鎮懾八方,這一切造就了他“戰神”的威名。
白起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讓他們無比嚮往。
作為一個平民,他登上了那般高的位置,俯瞰眾生。
天下間,又有幾人能與之比肩?這不僅僅是關於戰功的討論,更是關於信念和決心的啟示。
他的故事彷彿昭示著,秦國的每一名將士,無論出身如何,只要他們願意拼搏,就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攀登至巔峰。
眾人望著白起的目光中充滿了羨慕與欽佩。
那種仰望不單是對個人的崇拜,更是對軍功制度的深刻認同。
他們深知,這片大地上,戰功是唯一的通行證,是躍龍門的階梯。
正是這種機制,令秦國鐵血之師不斷壯大,使每一名士兵都擁有了為國而戰的動力。
白起是他們的榜樣,更是他們希望的象徵。
然而,白起卻顯得十分平靜。
戰神之名,萬眾敬仰,這一切在旁人看來無比耀眼,但對他來說,最初的激動早已褪去,如今的榮譽不過平常。
白起明白,輝煌的戰績與顯赫的名聲背後,蘊藏著多少鮮血與生命的代價。
那些逝去的將士的面容、戰爭中的血與淚,始終刻在他的心中。
他的平靜,不是冷漠,而是深沉的責任感與對未來更大的決心。
此刻,他更關注的,是即將到來的長平之戰。
天幕之上,再次傳來蒼涼的聲音,彷彿神靈在俯瞰人間。
那聲音帶著天地威壓,如同昭示未來的預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