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間啤酒廠,看完內地的啤酒廠規模與品牌,發現內地啤酒市場,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幾乎所有地區都有當地的啤酒廠, 並且嚴禁串貨,加上物流不便,拆貨渠道等問題,每個地區頂多買到本地,相鄰地區的啤酒。
80年代正是啤酒業野蠻發展的年代,啤酒廠作為本地的納稅大戶,是地方保護的重中之重,直至零零年代後,物流發達,全國一盤棋,各省市啤酒廠才脫離保護,有外人插手的機會。
難怪,未來百威等世界酒企都是採用收購的方式,一間間收購,控股內地酒廠,才慢慢把自主品牌打進內地。
一個月的考察下來,張國賓決定在珠江興建兩間洋酒廠,一間啤酒廠,並且與雪晶啤酒達成投資協議,協議條款規定每年一定要出口十噸以上啤酒到香江,相應的,雪晶啤酒會打造一個出口品牌,採用最新的包裝,生產線。
協議敲定前,柳文彥卻在莞城的酒店找到張國賓,面露難色的勸道:“張先生,你投資興建酒廠內地很歡迎,可是啤酒廠叫國賓啤酒…“
“有點點難辦啊。”
張國賓翹著二郎腿,坐在酒店沙發上,抖抖菸灰,囂張的道:“我不叫國賓啤酒!“
“你讓我在內地怎麼賣?”
“教教我,柳辦!“
他建啤酒廠投資超五百萬港幣,肯定要持續擴張產能,光供香江算什麼企業家?
沒野心!
但是要在內地搶各地啤酒廠的市場,多少點用點奇招。
柳辦表情有點尷尬。
張國賓卻繼續施壓,擲地有聲:“我在香江的酒業公司就叫國賓酒業,投資賬戶走的也是國賓酒業,
我的名,就叫張國賓!“
他質問道:“你說,你憑什麼不讓我叫國賓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