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們吃過晚齋後,眾僧收拾好了火爐。
三藏向僧官表示感謝,說道:
“老院主,打擾你們寶山了。”
僧官連忙回應:
“不敢不敢,怠慢了。”
三藏又問:
“我師徒今夜可以在哪裡安歇?”
僧官道:
“老爺不要急,小和尚自有安排。”
他又叫道:
“那邊有幾位聽使令的?”
道人答道:
“師父,有。”
僧官吩咐道:
“你們兩個去安排草料,喂唐老爺的馬;再叫幾個去打掃前面的三間禪堂,鋪好床鋪,準備讓老爺安歇。”
那些道人聽令,各自去準備,過了一會兒,便來請唐老爺安寢。
師徒們牽著馬、挑著擔子,走到禪堂門口,只見裡面燈火通明,四張藤屜床鋪得整整齊齊。
行者見了,叫辦草料的道人將草料抬入禪堂,拴好白馬,指示道:
“你們都出去吧。”
三藏坐在中間,燈下兩側站著五百個和尚,都在侍候,不敢離開。
三藏欠身道:
“列位請回,我只要安靜休息。”
眾僧不敢退後。
僧官上前說道:
“請老爺安頓好,再回去。”
三藏道:
“這裡就是安置了,大家請回。”
眾人這才敢離開。
唐僧走出門外,準備小解,抬頭一看,明月當空,清光皎潔。
他叫道:
“徒弟。”行者、八戒、沙僧都出來侍立。”
看到這明亮的月光,唐僧心中湧起思鄉之情,便口占一首古風長篇: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
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鑑銀盤爽氣旋。
萬里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
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
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
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
明亮的月亮掛在空中,像一面寶鏡,山川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見。
宮殿和玉宇被清冷的月光照亮,月亮像冰盤一樣旋轉,氣氛清新爽朗。
此時月光照遍萬里,今晚是全年中最明亮的一晚。
月亮像一塊霜餅從大海升起,又像冰輪懸掛在藍天。
在偏僻的房間裡,我因孤獨而感到悶悶不樂;
山村的小店裡,老翁正在安然入睡。
剛到漢苑,秋風讓我的髮絲有些凌亂;
才到秦樓,就開始催促準備晚宴。
庾亮的詩被傳頌在晉朝的歷史裡,袁宏因為思緒萬千,難以入睡,泛舟江上。
行者聽到師父的話,走近回答說:
“師父,您只知道月光皎潔,懷念故鄉,卻不知道月亮的含義。”
“它象徵著先天的法則。月亮在三十日時,陽氣消散,陰氣充滿,因此是黑暗的,叫做‘晦’。”
“此時月亮與太陽相交,處在‘晦’和‘朔’兩天之間,開始孕育新的陽氣。”
“到初三日,陽氣開始顯現,初八日第二道陽氣出現,魂魄逐漸恢復平衡,所以稱為‘上弦’。”
“十五日時,陽氣完全恢復,月亮圓滿,因此叫做‘望’。到了十六日,陰氣開始生長,二十二日第二道陰氣出現,此時魂魄平衡,稱為‘下弦’。”
“三十日時,陰氣完全充盈,月亮再次進入‘晦’。”
“這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