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行者在唐僧身邊服侍,二人西行已有幾日。
正值臘月寒冬,北風呼嘯,寒氣逼人,路途崎嶇,懸崖峭壁,山巒疊嶂。
三藏在馬上,突然聽到遠處傳來唿喇喇的水聲,感到十分刺耳,便回頭問道:
“悟空,那兒的水聲怎麼這麼響?”
行者答道:
“我記得這裡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應該是澗中的水聲。”
話音剛落,馬上便到澗邊,三藏勒住馬,抬頭觀看。
只見:
涓涓的寒流穿雲而過,湛湛的清水在陽光下泛著紅光。
水聲在夜晚的雨中迴響,彷彿在幽谷中迴盪,晨曦中的彩霞映照著天空。
千仞的波浪飛騰,浪花四濺,如碎玉般灑落,水面傳來陣陣風聲。
水流最終歸入萬頃煙波,遠處的鷗鷺在水面上自由翱翔,不見釣者的蹤影。
師徒二人正在觀看這美景時,忽然從澗中傳來一聲響動,一條龍從水中鑽出,掀起波濤,衝上山崖,直撲三藏。
行者見狀,慌忙丟下行李,迅速把師父抱下馬,轉身就跑。
那條龍緊追不捨,竟把唐僧的白馬連同鞍轡一起吞入腹中,隨後潛入水中消失不見了。
行者將三藏安置在高地上坐好,自己回去牽馬挑擔,發現只剩下擔子上的行李,白馬已經不見了。
他將行李送到三藏面前,說道:
“師父,那孽龍已經沒了蹤影,把咱們的馬也給嚇跑了。”
三藏聽後,焦急地問道:
“那我該怎麼找回我的馬呢?”
行者安慰道:
“放心,放心,等我去看看。”
說完,他打了個唿哨,跳到空中,憑藉著火眼金睛,用手遮住陽光,四下尋找,結果卻依然沒有看到馬的蹤跡。
他降下雲頭,對三藏說道:
“師父,我們的馬恐怕是被那條龍吃了,四周再也沒有它的影子。”
三藏聽後,心急如焚,說道:
“徒弟啊,怎麼能有那麼大的口,能把那匹大馬連鞍帶轡一起吃下?”
“我猜它應該是嚇得掉頭,跑進了山凹中。”
“你再仔細看看。”
行者不耐煩地道:
“你又不知道我的本事。”
“我這雙眼,白天能看到千里之外的吉凶。”
“像那千里之內,蜻蜓展翅,我都能看到,哪會看不到一匹馬呢!”
三藏聽後,心情依舊沉重,嘆道:
“既然馬被它吃了,那我該如何繼續前進?”
“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麼走得動!”
說著,淚如雨下。
行者見師父哭泣,心中暴燥,頓時怒氣沖天,叫道:
“師父不要這樣!”
“別再哭了,坐著等著!”
“我去找那條龍,讓它把馬還給我!”
三藏聽後,急忙拉住他說:
“徒弟啊,你哪裡去找它?”
“你不怕它再偷偷現身,連我也一起害了?”
“那樣人馬兩失,怎麼辦?”
行者聽到這些話,憤怒更加加劇,立刻大聲吼道:
“你真是不中用!”
“真是不中用!”
“一方面想要馬,另一方面又不放我去找,難道你就只能這樣看著行李,坐在這裡等死嗎!”
正當行者怒火未消、吆喝不止時,忽然空中傳來聲音,叫道:
“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
“我等是觀音菩薩派來的神只,特地來暗中保護取經的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