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有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果樹山場三百餘頃。”
“黃水牛有一千餘頭,騾馬成群,豬羊無數。”
“東南西北,還有六七十處莊園草場。”
“我家還儲有八九年用不完的米穀,十來年穿不完的綾羅布匹。”
“金銀財寶用不完,遠勝於錦帳藏春,怎能與金釵兩行之物相比。”
“你們若肯回心轉意,放棄西行,就在我這裡安享榮華,何必去那邊勞苦奔波?”
三藏依舊如痴如愚,默默無言。
那婦人說道:
“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時出生的,因此我比我丈夫年長三歲,今年四十五歲。”
“我的大女兒叫真真,今年二十歲;次女叫愛愛,今年十八歲;三女叫憐憐,今年十六歲,三個女孩都沒有許配人家。”
“雖然我是個醜陋的婦人,但幸好我的三個女兒各有幾分姿色,而且女工針線活也樣樣精通。”
“因為丈夫沒有兒子,所以我就把她們當兒子一樣養大。”
“小時候也曾教她們讀一些儒家書籍,她們也懂得一些詩詞對聯。”
“雖然我們住在山莊,也並非那種粗俗之類的地方,我想她們也配得上各位長老。”
“如果你們能放下心來,留長髮,脫掉頭上的帽子,來做家裡的主人,穿上綾羅錦緞,比起那穿著破瓦缽衣服,戴著雪鞋雲笠的人來,更加榮耀!”
三藏坐在那裡,看起來就像是被雷電嚇到的孩子,或者像被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地掙扎著,翻著白眼,仰面躺著。
八戒聽到這家富貴,看到這美色,他心裡癢癢的,坐在椅子上像是屁股被針戳一樣,左扭右扭,忍不住了,走上前,拉了師父一把,說道:
“師父!這位婦人說了這麼多話,你怎麼裝作聽不到,不理她呢?”
“難道不該做個回應嗎?”
師父猛地抬頭,猛喝一聲,趕走了八戒:
“你這個孽畜!我們是出家人,怎麼能因富貴而動心,為美色所迷?”
“那樣還成什麼體統!”
那婦人笑著說道:
“你們出家人到底有什麼好處?”
三藏大師回答道:
“女菩薩,作為在家人,你有什麼好處呢?”
婦人說:
“長老請坐,讓我把作為在家人的好處說給你聽。”
“怎麼說呢?有詩為證。詩云:
春天穿新羅衣,夏天換上輕紗,賞著綠荷;
秋天享受香甜的糯酒,冬天在暖和的閣樓裡喝醉了臉紅。
四季的享受一樣樣都有,八節的珍饈美味一件件都有;
在錦被綾床上度過花燭夜,真比修行的出家人好。”
三藏大師說道:
“女菩薩,作為在家人,你確實享受榮華富貴,吃得好穿得好,兒女團圓,果然是好。”
“但你不知道我們出家人也有我們的好處。”
“怎麼說呢?有詩為證。詩云:
出家立志本非常,拋棄從前的恩愛堂;
遠離外物,免除閒話,身體中自有陰陽調和;
完成修行,朝拜金闕,見性明心,迴歸故鄉;
比起在家人貪吃血肉,老來墮落成臭皮囊要強得多。”
婦人聽了,非常生氣,說道:
“這潑和尚真無禮!”
“如果不是看你從遠方來,我早就把你趕出去了。”
“我是真心實意想把家裡的人按照緣分招贅你們,你倒反過來用這些話傷害我。”
“既然你受了戒,發了願,永遠不想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