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聖僧沐浴,好登上佛地。
正是:
功滿行完宜沐浴,煉馴本性合天真。
千辛萬苦今方息,九戒三皈始自新。
魔盡果然登佛地,災消故得見沙門。
洗塵滌垢全無染,反本還原不壞身。
~~~~
功德圓滿應當沐浴,修煉馴服本性符合天真。
千辛萬苦如今才平息,嚴守戒律皈依佛門從此更新。
魔障除盡果然登上佛地,災禍消除所以見到僧人。
洗去塵土汙垢沒有一點汙染,返本還原保持不壞之身。
師徒們沐浴完,不知不覺天色將晚,就在玉真觀歇息。
第二天早上,唐僧換了衣服,披上錦斕袈裟,戴上毗盧帽,手持錫杖,登堂拜辭大仙。
大仙笑著說道:
“昨天衣衫襤褸,今天光彩鮮明,看這模樣真是佛子。”
三藏拜別就要走,大仙說道:
“先等等,等我送你們。”
行者說道:
“不必您送,老孫認得路。”
大仙說道:
“你認得的是雲路。”
“聖僧還沒登上雲路,應當從本路走。”
行者說道:
“這個說得對,老孫雖然走了幾回,只是雲裡來雲裡去,確實不曾踏上此地。”
“既然有本路,還麻煩您送送,我師父拜佛的心很誠,希望您別遲疑。”
那大仙笑吟吟的,拉著唐僧的手,引領到佛壇的法門前。
原來這條路不出山門,從觀宇的中堂穿出後門就是。
大仙指著靈山說道:
“聖僧,你看那半空中有五彩的祥光,千層的瑞靄,那就是靈鷲高峰,佛祖的聖境。”
,!
唐僧見了就拜,行者笑道:
“師父,還沒到拜的地方呢。”
“常說望著山走會累倒馬,離這鎮子還有挺遠,怎麼就拜!”
“要是拜到山頂,得磕多少個頭啊?”
大仙說道:
“聖僧,你和大聖、天蓬、捲簾四位,已經到了福地,望見了靈山,我回去啦。”
三藏於是拜辭而去。大聖領著唐僧等人,慢慢緩步前行,登上了靈山,走了不到五六里,見到了一道活水,滾滾浪濤飛湧,大約有八九里寬,四周沒有人跡。
三藏心驚道:
“悟空,這條路走錯了,難道是大仙指錯了?”
“這水如此寬闊,如此洶湧,又不見船隻,怎麼過得去?”
行者笑道:
“沒錯!你看那旁邊不是有一座大橋?”
“要從那橋上走過去,才能修成正果呢。”
長老等人又走近看時,橋邊有一塊匾,匾上有“凌雲渡”三個字,原來是一根獨木橋。
正是:
遠看橫空如玉棟,近觀斷水一枯槎。
維河架海還容易,獨木單梁人怎蹅!
萬丈虹霓平臥影,千尋白練接天涯。
十分細滑渾難渡,除是神仙步彩霞。
~~~~
從遠處看如同橫在空中的白玉棟樑,近看又像是截斷水流的一根枯樹枝。
在河上架橋過海還算容易,可這一根獨木、一道單梁讓人怎麼行走啊!
萬丈的彩虹平臥著影子,千尋長的白練連線著天涯。
特別的細滑,簡直難以渡過,除非是神仙踏著彩霞才能過去。
三藏心驚膽戰地說道:
“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另尋路徑走吧。”
行者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