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宰相見了,就俯伏在塵埃裡,不敢抬頭看。
“這野怪怎麼叫接喏?”
“是從哪裡來的這般村野蠻橫?”
眾侍婢上前道:
“太太別生氣,他是大王爺爺心腹的小校,名叫有來有去。”
“今早差去下戰書的就是他。”
娘娘聽說,忍住怒氣問道:
“你下戰書,可曾到朱紫國國界?”
行者道:
“我拿著書一直到城裡,到了金鑾殿,面見君王,已經討得迴音回來了。”
娘娘道:
“你面見君王,君王說了什麼?”
行者道:
“那君王關於作戰的話,和排兵佈陣的事,才和大王說了。”
“只是那君王有思念娘娘的意思,有一句合心的話,特地來稟報,無奈左右人多,不是說話的地方。”
娘娘聽了,喝退兩班狐鹿。
行者掩上宮門,把臉一抹,現出本相,對娘娘道:
“你別怕我,我是東土大唐差往大西天天竺國雷音寺見佛求經的和尚。”
“我師父是唐王的御弟唐三藏,我是他的大徒弟孫悟空。”
“因為路過你們國家交換通關文牒,看見你們君臣張貼榜文招醫,是我大展才能,把他相思的病治好了。”
“擺宴席感謝我,喝酒的時候,說出你被妖怪擄來,我會降龍伏虎,特地請我來捉妖怪,救你回國。”
“那打敗先鋒的是我,打死小妖的也是我。”
“我見他在門外兇狠張狂,是我變成有來有去的模樣,捨身到這裡,來與你通訊。”
那娘娘聽說,沉思不語。
行者取出寶串,雙手奉上道:
“你如果不信,看看這東西從哪裡來?”
娘娘一看見就流淚,下座拜謝道:
“長老,你果真能救我回朝,我沒齒不忘大恩!”
,!
行者道:
“我且問你,他那放火、放煙、放沙的,是什麼寶貝?”
娘娘道:
“哪裡是什麼寶貝!是三個金鈴。”
“他將第一個晃一晃,有三百丈火光燒人;第二個晃一晃,有三百丈煙光燻人;第三個晃一晃,有三百丈黃沙迷人。”
“煙火倒還不要緊,只是黃沙最毒,如果鑽進人的鼻孔,就會傷了性命。”
行者道:
“厲害!厲害!我曾經碰上,打了兩個噴嚏,卻不知道他的鈴兒放在哪裡?”
娘娘道:
“他哪肯放下,只是帶在腰間,行走坐臥,從不離身。”
行者道:
“你如果有意回到朱紫國,還要和國王相會,把那煩惱憂愁,都暫且放下,使出個風流喜悅的面容,和他敘說夫妻之情,教他把鈴兒給你收藏。”
“等我找機會偷了,降伏這妖怪,到那時,好帶你回去,重新成為夫妻,共享安寧。”
那娘娘依照他說的做。
這行者還變成心腹小校,開啟宮門,喚進左右侍婢。
娘娘叫:
“有來有去,快去前亭,請你大王來,和他說話。”
好行者,應了一聲,立即到剝皮亭對妖精道:
“大王,聖宮娘娘有請。”
妖王歡喜道:
“娘娘平常總是罵,怎麼今天有請?”
行者道:
“那娘娘問朱紫國王的事,是我說他不要你了,他國內另外扶立了皇后。”
“娘娘聽說,所以沒了念頭,方才命我來請您。”
妖王大喜道:
“你倒是